-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圃撷余.txt
藝圃擷餘 [明] 王世懋 著
《詩》四始之體,惟 《頌》專為郊廟頌述功德而作。其它率因觸物比類,宣其性情,恍
惚游衍,往往無定,以故說詩者,人自為說。若孟軻、荀卿之徒,及漢韓嬰、劉向等,或因
事傅會,或旁解曲引,而春秋時王公大夫賦詩以昭儉汰,亦各以其意為之,蓋詩之來固如
此。後世惟 《十九首》猶存此意,使人擊節詠嘆,而未能盡究指歸。次則阮公 〈詠懷〉,亦
自深於寄託。潘、陸而後,雖為四言詩,聯比牽合,蕩然無情。蓋至於今,餞送投贈之作,
七言四韻,援引故事,麗以姓名,象以品地,而拘攣極矣。豈所謂詩之極變乎?故餘謂 《十
九首》,五言之 《詩經》也。潘、陸而後,四言之排律也,當以質之識者。
今人作詩,必入故事。有持清虛之說者,謂盛唐詩即景造意,何嘗有此?是則然矣。然
以一家言,未盡古今之變也古詩,兩漢以來,曹子建出而始為宏肆,多生情態,此一變也。
自此作者多入史語,然不能入經語。謝靈運出而 《易》辭、《莊》語,無所不為用矣。剪裁
之妙,千古為宗,又一變也。中間何、庾加工,沈、宋增麗,而變態未極。七言猶以閑雅為
致,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馬浡牛溲,咸成郁致,於是詩之變極矣。子美之後,
而欲令人毀靚妝,張空拳,以當市肆萬人之觀,必不能也。其援引不得不日加而繁。然病不
在故事,顧所以用之何如耳?善使故事者,勿為故事所使。如禪家云:「轉 《法華》,勿為
《法華》轉。」使事之妙,在有而若無,實而若虛,可意悟不可言傳,可力學得不可倉卒得
也。宋人使事最多,而最不善使,故詩道衰。我朝越宋繼唐,正以有豪傑數輩,得使事三昧
耳。第恐數十年後,必有厭而掃除者,則其濫觴末弩為之也。
作古詩先須辨體,無論兩漢難至,苦心模仿,時隔一塵。即為建安,不可墮落六朝一
語。為三謝,縱極排麗,不可雜入唐音。小詩欲作王、韋,長篇欲作老杜,便應全用其體。
第不可羊質虎皮,虎頭蛇尾。詞曲家非當家本色,雖麗語博學無用,況此道乎?
詩有古人所不忌,而今人以為病者。摘瑕者因而酷病之,將並古人無所容,非也。然今
古寬嚴不同,作詩者既知是瑕,不妨並去。如太史公蔓詞累句常多,班孟堅洗削殆盡,非謂
班勝於司馬,顧在班份量宜爾。今以古人詩病,後人宜避者,略具數條,以見其餘。如有重
韻者,若任彥升 〈哭范僕射〉一詩,三壓 「情」字;老杜排律,亦時有誤重韻、有重字者;
若沉雲卿 「天長地闊」之三 「何」,至王摩詰尤多,若 「暮雲空磧」、「玉把角弓」,二 「
馬」俱壓在下,「一從歸白社,不復到青門」,「青菰臨水映,白鳥向山翻」,「青」、「
白」重出,此皆是失檢點處,必不可藉以自文也。又如風雲雷雨,有二聯中接用者,一二三
四,有八句中六見者,今可以為法邪 !此等病,盛唐常有之,獨老杜最少,蓋其詩即景後必
下意也。又其最隱者,如雲卿 〈嵩山石淙〉,前聯雲 「行漏」、「香壚」,次聯雲 「神鼎」
、「帝壺」,俱壓末字,岑嘉州 「雲隨馬」、「雨洗兵」,「花迎蓋」、「柳拂旌」,四言
一法;摩詰 「獨坐悲雙鬢」,「白髮終難變」,語意異重;〈九成宮避暑〉,三四 「衣上」
、「鏡中」,五六 「林下」、「岩前」,在彼正自不覺,今用之能無受人揶揄。至於失嚴之
句,摩詰、嘉州特多,殊不妨其美。然就至美中亦覺有微缺陷,如我人不能運,便自誦不流
暢,不為可也。至於首句出韻,晚唐作俑,宋人濫觴,尤不可學。
六臣註 《文選》,極鄙繆,無足道,乃至王導謝玄同時而拒苻堅,諸如此類不少。惟李
善注旁引諸家,句字必有援據,大資博雅。然亦有牽合古書,而不究章旨。如曹顏遠 〈思友
人〉詩 「清陽未可俟」,善引 《詩》以為 「『清揚婉兮』,人之眉目間也」,然於章法句
法,通未體貼。其詩本言 「霖潦」、「玄陰」,與歐陽子別旬朔而思之甚,故曰 「褰裳」,
以應 「潦」也,「清陽未可俟」,猶曰河清難俟耳。蓋以 「清揚」反 「霖潦」、「玄陰」
也。其意自指 「日出」,或即 「青陽」而誤加三點,加上 「褰裳」誤作 「寒裳」字耳,何必
泥 《毛詩》「清揚」,令句不可解耶?又如 「晨風」之訓為 「鳳」,而李陵 「晨風」,自從
風解。翠微者,山半也,古詩亦有別用者,豈可盡泥?
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時代聲調,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
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則?逗者,變之漸也,非逗,故無由變。如 《詩》之有變風變雅,
便是 《離騷》遠祖,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其猶變風變雅乎?唐律之由盛而中,極是盛衰之
介。然王維、錢起,實相倡酬,子美全集,半是大歷以後,其間逗漏,實有可言,聊指一
二。如右丞 「明到衡山」篇,嘉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