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6年10月8日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 主要担负火箭、卫星、飞船的测试发射和测量控制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1958年10月20日是我国组建的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delay 中国迈出了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1960年2月8km1delay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delay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3天后 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3天后卫星顺利返回中国大地delay 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实践二号实践二号乙实践二号甲 1981年9月20日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引起轰动这3颗卫星分别是delay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升空中国卫星通信业务由试验阶段进入使用阶段 1984年4月8日4月10日,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入轨精度极高4月17日,卫星通信试验正式开始5月14日,卫星正式交付使用delay 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准确地按运行轨道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个小时于11月21日凌晨在预定地区安全着陆 1999年11月20日delay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成为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delay 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delay 我国成功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delay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18点37分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组成“神九”飞行乘组,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神九天宫手控对接成功 对接口误差不超1毫米?? 2012年6月16日delay 搭载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航天员的“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2013年6月11日在太空中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搭载两名宇航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发射成功景海鹏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入太空的人 2016年11月18日在经历33天的太空遨游后,于11月18号返回地球舱内录音首次曝光,景海鹏:爽不爽?陈冬:爽!delay 中国的空间站计划,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自主建设一个常驻的大型空间站,约60~180吨级。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于2011~2020年进行,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20年之后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 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该次任务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期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任务概述 1第一步(完成)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2第二步(完成)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 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3第三步(拉开序幕)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已拉开序幕 空间实验室任务(全部完成)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等任务空间站任务(预计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道建造任务)建成和运营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已拉开序幕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delay

文档评论(0)

book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