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详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详解 我们知道实词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在文言文中,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1.明确几个概念 (1)副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肯定、否定、语气、谦敬重等意义。 (2)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3)介词结构,又叫介宾结构,介词是虚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介词附着于词(主要是名词或代替名词的代词)或者词组的前边构成的单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修饰限制谓语动词,就叫做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状语(也就介词结构)常常后置。下文中加括号的成分就是介词结构。(1)(向大自然)进军,(2)(对他)进行科学文化义教育,(3)(向英雄的解放军同志)致敬1,附着于名词之前,构成了介词结构,例2附着于代词之前,构成了介词结构。3 的介词附着于复杂偏正短语之前,构成了介词结构。名词的活用。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如野生动物,新建的小学,非常出色,坚决反对。 2.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般地说,辨识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为动词,大致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1.名词连用,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陈胜王“是 “陈胜称王”,“面山”是“面对大山”。“ 军”是“驻军函陵”。 2.名词放在“之、我”等代词的前面,代词是不受名词修饰的,因此如果代词前出现名词,一般就活用为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名”是“命名”; “蹄”是“用蹄子踢”;“履”是“穿鞋”。 洞”指“打洞”。 3.名词前面或后面用介词结构而又别无动词者,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树之以桑”就是把桑树种在上面。“树”种树。“风乎舞雩”就是在舞雩吹风,“风”是“吹风”。“礼”是“礼遇”。“寿”是“祝寿”。“抚”是“担任巡抚”。 4.如果名词放在了副词、能愿动词后面,就取得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活用为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狼不敢前。(《狼》)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目”是“用眼睛示意”,前面有表频度的副词“数(念shuò)”“蔓”是“生枝蔓”,“枝”是“长枝节”,否定副词“不”修饰这两个词。“水”是“游水”,用在能愿动词“能”的后面。“前”是“上前”,用在能愿动词“敢”的后面。“刃”是“用刀杀”,用在能愿动词“欲”的后面。 5.名词用连词“而、以、则”连接时,活用为动词。如: 缇骑按剑而前曰。 (《五人墓碑记》) 子路从而后。《荷蓧丈人》) 儿涕而去。(《促织》) “前”是“上前”,“后”是“落在后面”。“涕”是“哭着”。 6.助词“所”后、“者”前的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如: 赵王之子孙侯者。(《触龙说赵太后》) 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置人所罾鱼腹中 。 (《陈涉世家》) 侯是“做王侯”。“志”是“做标记”。“罾”是“用鱼网捕捉。”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

文档评论(0)

book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