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乾隆朝南北御苑的形成与影响.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隆朝南北御苑的形成与影响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时期。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在江苏和浙江进行了六次皇帝巡逻,这达到了历史上皇帝狩猎的高潮。于公, 康、乾二帝的南巡盛举, 涵盖着治理河海、察吏安民、观风问俗、绥抚地方、展谒圣贤等内容;于私, 以孝示天下、奉母揽胜也一直是二帝出巡的重要目的。尤其是乾隆南巡, 前四次都奉孝圣皇太后而行。因而, 南巡期间, 皇帝及扈从人员品游江南美景, 也便成为一项超越单纯娱怀遣兴层面、颇具政治意义的活动。及至乾隆亲临江南时, 他不免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精致幽曲的各式名园深深吸引。六次南巡, 乾隆命画师相随, 将他喜爱的名胜绘图, 携回北方御苑离宫仿建。“复制”过程中, 乾隆兴致浓烈, 不仅亲自参与绘制、设计, 还留下了数量可观的题咏。易言之, 南巡使北方皇家园林渗入了更鲜明的“江南风格”, 直接催生了众多以江南名园为模型的“园中园”。 文章主要从建筑、美术文化的角度, 探讨巡幸如何促进江南山水、园林的审美形象, 以平面与立体两个维度进行着“复制”与传播。换言之, 乾隆及皇室画师们通过画卷的“平面”形式, 展现了江南独有的山明水秀;同时, 乾隆还将摹绘成图的江南名园和景致, 由“平面”回归“立体”, 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 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 并促进了江南秀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一、 乾隆《狮子林三叠旧作韵》明万历李玉堂藏,一作后作 乾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除催生大量品题外, 还促成了不少以江南景致、风物为主题的画卷之产生。这些画卷有的系乾隆独立创作, 有的是乾隆摹仿前人之作, 有的系御用画师创作, 有的系皇室、臣僚、画师共同合作。 南巡期间, 乾隆亲自创作了不少画卷, 如苏州寒山别墅, 系明赵宦光之遗迹, 以千尺雪、听雪阁诸景著称。二十二年 (1757) , 乾隆绘有《寒山别墅图》。卷一百十九是年, 无锡寄畅园之美人石, 乾隆更名“介如峰”, 并御制《寄畅园一峰图》。又, 三十年 (1765) , 御绘镇江《金山图》。此外, 据御制诗文集、清人笔记、地方志等文献记载, 乾隆以江南风景、风物为题材创作的画卷尚有不少。有些图卷系皇帝与画师、大臣合作, 如寒山千尺雪, 乾隆于西苑、热河、盘山三处分别仿建后, 又各绘一图, 四卷合装, 分贮四处。其中《盘山千尺雪图》系御制, 《寒山千尺雪》由画家张宗苍绘制、《西苑千尺雪》由大臣董邦达绘图、《热河千尺雪》由大臣钱维城绘图。卷十六《寒山千尺雪四叠旧作韵》 乾隆还喜摹仿前代名画, 并在名画上题诗作跋。例如苏州狮子林有明代著名书画家倪瓒绘制的《狮子林图》, 二十七年 (1762) 南巡, 乾隆手摹倪图, 藏于园中。卷二十一《游狮子林三叠旧作韵》这幅仿作, 乾隆并不满意。三十年 (1765) , 再幸狮子林时, 乾隆有诗云“何堪摹卷当前展, 笑似雷门布鼓音”, 自注:“壬午南巡, 曾手摹倪元镇《狮子林图》弆藏林园。今复携倪卷来游, 相形之下, 殊觉效颦不当!因并书于倪卷及摹图中。”卷十二《狮子林叠旧作韵》虽自觉“效颦不当”, 但他随后仍一再仿效名画, 如嘉兴烟雨楼, 四十五年 (1780) 南巡, 御笔亲绘《烟雨楼图》二卷, 一藏嘉兴, 一藏内府懋勤殿。四集卷八十二《题烟雨楼》据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十八载, 图系“仿米芾写《烟雨楼图》”, 共三卷, “一藏山庄, 一藏嘉兴, 一藏懋勤殿”。吴氏记载乾隆诗歌自述多藏于避暑山庄的一卷, 可能系山庄烟雨楼落成时, 乾隆再次绘制而成的。 南巡最具代表意义的画卷是明代王绂等人《竹垆图》的补绘。此图旧藏无锡惠山听松庵竹垆山房, 极负盛名。竹垆本系明洪武年间, 寺僧性海上人请湖州竹工编制而成, 上圆下方, 结构精巧, 作雅集煮茶之用。建文四年 (1402) , 时寓居寺中的大画家九龙山人王绂为绘《竹炉煮茶图》, 侍读学士王达为之作记。后履斋绘第二图, 吴珵绘第三图, 乾隆年间张宗苍奉敕绘第四图, 共同构成了珍贵的《竹炉图》四卷。洪武至乾隆间四百年, 海内名流, 题咏殆遍。 乾隆颇钟爱此《竹垆图卷》, 十六年 (1751) , 皇帝在扬州时, 即传旨取观。迨临幸惠山时, 乾隆汲“第二泉”水以竹垆煮茗, 遥和明人题咏, 并亲题于图卷。二集卷二十四《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题者韵即书王绂画卷中》据无锡黄卬《乾隆南巡秘记》载, “上和明人韵七律二首, 题第一轴。无锡惠山之作, 七律一首, 题第二轴, 皆有小序。”“又七言古一首, 题第三轴。至回銮时, 又取观, 至扬州发还。又题第四轴七言一律, 皆御笔。”后来第二、三、四三次南巡均有留题(1)。 至四十四年 (1779) 冬, 无锡县令邱涟携图卷入县署装裱, 不慎失火焚毁。四十五年 (1780) 五巡, 乾隆见四图皆毁, 深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