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碰撞 2.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除个别人(如韩愈)坚守道统而排斥异端之外,一般都是随意出入于三教之间,或外修儒服而内通佛理,或一边求仕一边修仙,自己不以为怪,别人也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三教合一遍及社会各个领域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文化 C.思想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现实 D.传统文化在交融借鉴中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的佛像衣饰呈现出“气韵”生动的“褒衣博带”式特征,服饰不露肌肤,以披肩遮盖;菩萨雕像外貌更加清丽俊秀、温婉内敛,形态灵动。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佛教思想影响中华文化 B.统治者好恶决定佛教发展 C.三教并行局面正式形成 D.佛教文化呈现本土化倾向 4.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女冠位在僧尼之上;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甚至唐朝好几个皇帝把道士请到皇宫里炼丹。这些举措(  ) 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 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使儒学为统治者所摒弃 5.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  ) A.实现了三教合一 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 C.风格多元化 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 6.有学者将搜罗的121位唐代传奇小说作者作为考察对象,发现其中进士及第者共计36人,如沈既济、白行简、蒋防、陈鸿等。这一现象表明唐代(  )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文艺进步 B.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创作 C.佛教世俗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D.士人与平民文艺分野消失 7.《婆罗门曲》为印度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西凉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曲》,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  )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8.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 A.生产技术进步  B.艺术种类众多 C.佛教广泛传播  D.社会持续动荡 9.《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  )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反映了南方水田技术的成熟 10.赵州桥凝聚了一代桥梁工匠李春的智慧、汗水和心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拱石桥,千余年来经历了数十次地震,依旧巍然屹立。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战国时期赵国交通事业发达 B.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C.秦汉桥梁建造技术世界领先 D.魏晋时期小农经济的发达 11.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 (  ) A.唐哀帝最为重视军事 B.唐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唐代火药应用于军事 12.南朝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他还有两句名言“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这体现出祖冲之具有(  ) A.神学迷信的思想 B.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C.反抗权威的思想 D.注重实验的研究精神 13.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 A.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 C.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 14.“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与材料描述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 A.东晋法显  B.唐朝玄奘 C.唐朝鉴真  D.日本空海 15.唐代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海诸国的交流 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16.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