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_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教学设计表(教师个体备课表) 课题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学习目标 低阶目标: 1.能列举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2.能运用阶级史观,分析东汉衰亡的原因 3.能够列举两汉的灿烂文化和科技成果 高阶目标: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的分析汉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 达成评价 1.1能够列举汉承秦制的表现 1.2能够通过表格呈现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 2.1能够说出东汉“光武中兴”的表现 2.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东汉衰亡的原因 3.1能够根据课本内容,写出两汉的主要文化和科技成就 4.1结合课本及史料,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汉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 先行组织:(这是课堂导入的策略) “那是一个既有侠义精神,又有“士”之风骨的时代。彼时,我们在辽阔大地上东征西讨、北击匈奴,留下了那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一个霸气的汉朝,起于汉高祖刘邦,终于汉献帝刘协,前后共历经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宣定胡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展示了一个大国的自信和非凡气度。长江黄河奔腾所至,日月光辉普照之处。君可见,汉家威仪,汉家气象。” ——玉莺时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做到什么程度) 一、新知建构(板块) 任务一 西汉的建立与西汉的强盛 活动1 通过图片、地图及课本20页的三段内容,能说出西汉建立和“汉承秦制”的表现 活动2 结合课本21页的2段内容及历史纵横,列出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措施 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任务二 东汉的兴衰 活动1 结合课本,能够说出光武中兴的表现 活动2 结合课本、史料及图片,分析东汉衰亡的原因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序号 皇帝 即位年龄 死亡年龄 …… …… …… …… 4 和帝 10 27 5 殇帝 1 2 6 安帝 13 31 7 顺帝 11 30 8 冲帝 2 3 9 质帝 8 9 10 桓帝 15 36 11 灵帝 12 34 12 少帝 14 14 13 献帝 9 54 平均值 9.5 24 任务三 能够列举出两汉的文化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史学 文学 科技 二、迁移运用(板块)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意义: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据材料“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和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据材料二“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可得出强化了民族认同;据材料二“汉朝盛时……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可得出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 评价量规: 活动1 “汉承秦制”的表现可以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分析。 评价量规 活动2 能够列出具体的措施,为合格 能够流出具体的措施并写出其作用,为优秀 成果集成:(这是课堂小结的策略) 作业设计: 一定要扣准作业目标(课堂内学习目标+课外作业目标=课程目标),落实目标、作业、评价一致性原则,课前、课中、课后要体现思维进阶 注明:教学过程、环节,请各学校自我规定,深度学习不提倡“环节”模式化,因此,不提供固化的教学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