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道宋元时期儒学发展、艺术、科技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史实 二、通过相关图文材料,理解宋元时期理学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思想、文艺、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宋代理学的出现 教学难点:程朱理学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评价 ?知识框架 一、思想:程朱理学(重点) 1、背景/原因 (1)从东汉末年以来,儒学发展受到道教、佛教的强烈冲击 (2)唐代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儒学复兴运动 2、含义:以儒为主吸收道教、佛教思想,把儒学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种即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3、创立: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 注:北宋五子基本主张(仅作了解) ①周敦颐:结合《周易》构建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 ②邵雍:重新排列《周易》,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解释人类命运,为理学建立开辟道路 ③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理学基本宗旨 理学最高范畴是“天理”(伦理道德、等级秩序和人性) ④程颐、程颢 天理的核心是仁,天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普遍法则 孔颜之乐(知足常乐,精神自由) 4、成熟:南宋朱熹(客观唯心主义) (1)主张 ①理是世界本源 ②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体验天理) ③存天理、灭人欲(灭私欲);三纲五常 (2)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四书》 (3)影响: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思想,地位仅次于孔孟 5、发展:南宋陆九渊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1)心是世界本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发明本心(反对埋首苦读;主张内省以求理)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出现于唐后期:白居易;花间派词人韦庄;南唐后主李煜 (2)辉煌于宋朝: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2、元曲 (1)元散曲:语言具有灵活性和通俗性 (2)元杂剧:将成套元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关汉卿、王实甫) 3、说书:宋元城市中说书盛行,底本称话本 4、书法 (1)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2)元朝:赵孟頫(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骨赵姿” 5、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写意 三、科技 1、印刷术 (1)宋朝雕版印刷已相当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塑) (2)印刷业成为新兴手工业,推动了文化普及和造纸业发展 2、火药:被大量用于军事,发展为爆炸型和射击型火器 3、指南针:北宋出现真正意义的指南针,并广泛应用于航海 4、著作 (1)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总结当时科技成果 (2)元朝郭守敬制造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并编定新历法《授时历》 (3)元朝农学家王祯著《农书》,重点记载农业工具 四、少数民族文字:辽夏金元仿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1、辽朝:契丹大字、小字 2、金朝:女真文字 3、西夏:西夏文字 4、元朝 (1)畏兀体蒙古文(《蒙古秘史》) (2)改制藏文字母,创制八思巴蒙古文(汉语拼音最早尝试) ?框架梳理(完成以下填空) 思想·程朱理学: 文学艺术: 科技: 四、少数民族文字: ?思考 1、(教材P66)思考点: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提示:(1)一方面,它给人们树立了一种道德标杆,作为人,要恪守礼道,要有崇高的道德,不可以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 (2)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一切都遵循旧的习俗,人们在条条框框当中,思想也就被禁锢了。 2、(教材P67)学思之窗: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提示:(1)考试内容:一是考文学(诗赋),二是考儒家经书。 (2)答题标准:对程朱理学的解释。 (3)理由:隋唐以来,科举取士尚词赋,导致风气浮华;以“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的解释为选拔标准,可以得到真正的人才。 3、辩证看待理学的影响 提示:(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它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3)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其主张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义轻利、重礼轻法,产生了消极影响。 4、“五经”和“四书”(知识点补充) (1)汉武帝时董仲舒把孔子编订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合称“五经”,作为儒学经典。《春秋》原文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2)南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