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医统》版本考
在中国医学文献史上,有许多医学书籍。而明代祁门徐春甫先生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则被学界称为融古通今博大精深的煌煌巨著。明代儒学大家王家屏称它为“医宗之孔孟, 方书之六经”。此书大致成书于嘉靖35年, 嘉靖36年古吴陈长卿刊行, 后来尚有金陵唐氏版本, 东传日本后又有日人翻刻金陵唐氏本。大概是因为全书篇幅太大, 印数不多, 民间很少有传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民卫生出版社由崔仲平教授校点的两册竖排繁体字本和我院《新安医籍丛刊》横排简体字本相继而出, 这对《古今医统大全》的广传作出不小的贡献。本人阅读的便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本。
据《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记载, 徐氏在编纂该书过程中采摭参考的书目达277种, 其中还有一个书目而包涵多种书籍的没有计算在内。如“史书”应是《十九史》、《二十一史》等;又“子书”则包括《老子》、《庄子》、《淮南子》等;医书中如《东垣十书》就包括《脾胃论》、《内外伤辨》、《兰室秘藏》等十种。所以, 细计其中参考文献多达300余种。
1 其他文献著作
《医统》编纂过程中, 采摭的相当于道家的文献有:《道德经》、《黄庭经》、《太始天元玉册元诰》、《参同契》、《阴符经》等等, 达数十种, 这些都是与道家有关的文献著作。据司马迁《史记·自序》认为:道家无为, 又曰无不为, 其实易行, 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提倡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崇尚黄帝老庄学说。
1.1 古代医学著作
此书相传为安徽涡阳籍李聃老君所撰, 世人皆以为书中所载为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在医学尚未昌盛的古代便有了这一文献著作。河上公 (相传汉代解释老子经书者) 为之注释, 并增加吐故纳新、按摩导引等内容。“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这些内容, 徐春甫先生认为非常契合医学及医生的心理方面的道德。
1.2 法帖内容不同
全书36卷, 书上题名是“扶桑大帝作”, 又说是老子所作。书中徐氏以为与王羲之所书的《黄庭经》法帖内容不同, 在文句方面也很有差别。文中“闲居作七言, 解释身形及诸神”两句, 及文中改“渊”为“泉”, 改“治”为“理”。怀疑是唐代文人附益的别出心裁的更改。书中总目说:“记天皇氏至帝喾, 受道得仙事。”这些则徐氏于当时的版本未见记载。
1.3 大兴道德,即道正乡村之语
书分10卷, 徐氏认为此书不知作者是谁。经过汉代以至唐代有关《艺文志》俱未见记载。它的内容与《内经》不同, 不是春秋战国时的作品, 其中有“天皇真人”写的内容如“道正无为, 先天有之;太易无名, 先于道生”等语, 皆是老子《道德经》的意思, 也许是老子的门徒所著。书中内容大体是推究五运六气、三元九宫及太乙司政之类, 解说很为详尽, 对诠释《内经》的“六微”、“五常政”等论有着羽翼相发明的作用。该书太玄君扁鹊曾予以注解 (这也许是托名) 。
1.4 新刻活剂,《易》书
该书是汉代魏伯阳所撰著。据《神仙传》记载, 魏氏是浙江会稽上虞县人, 精通韵律, 文辞博达, 善于修真养性。他是在《易经》的基础上, 经过修订删述而著作这一书籍的。他在书中所说的“二用无爻位, 周流行六虚”;又说“以金为堤防, 水入乃伏游”;又说“巨胜乃延年, 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 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 寿命得长久”。这些内容, 徐氏以为有深刻的道理, 臻至一定境界的人且能融会贯通其中奥妙者, 是可以得道成仙的。
1.5 传统哲学中“黄老之学”的意义
此书为紫阳真人张伯端撰著。是以律诗绝句体裁写成, 词语整洁, 文理通达。徐氏猜疑它是有相当水平学者的作品, 他认为养生者若能仔细研究个中道理, 即能达到却病延年而尽终天年的效果。
历来在研究中医理论时涉及到道家观点一致之处, 皆认为是“黄老之学”。医学中揉进了大量道家观点, 《内经·上古天真论》即是如此。的确, 在上古或古代, 由于生产力低下, 生产手段简单, 物质文明的创造是不丰富的, 生活条件也相当清苦, 因而人们提倡“知足常乐”, 这便是道家思想的反映。即便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这种“奔小康”的时期, 也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由于人们健康长寿的需要, 气功、吐纳、炼丹术、易筋点穴等等与医学形成了对接状态, 特别是葛洪《抱朴子》内外篇的出现更能说明这些内涵。
2 “形”“义”,即祖述“推动”
儒家, 也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 又为九流之一, 人称“流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对后世文化发展作用很大。
《医统》采摭的儒家经典很多, 如《五经注疏》、史书、子书、《淮南子》、《尔雅》、《文献通考》、《夷坚志》、《博物志》、《白虎通》等等近40种。
2.1 医药注疏传本
一般认为, 儒家五种经书的注疏本, 180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