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文言文试题解答技巧.doc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文言文试题解答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0 中考文言文解答技巧 文言文在考察时,一般分成“文”和“言”两部分。 一、“言” “言”主要考察词和句。 (一)考察词语 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1.名词作动词 【例】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这句话中的“蹄”就是词类活用,“水”原本的含义是河里的水,在这里则要翻译成“游泳”,这就是典型的“名词作动词”。 [答案]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2.名词作状语 【例】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这里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 这里的“上”就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向上;“下”翻译成向下。 [答案]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翻译实词小诀窍 (1)组词代入法 将需要注释的字拆开重新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这样是最好打开思路,举出不同含义的几个词,逐个代入到原句中,找出适当的含义; (2)成语推断法 通过成语来推断某个字的古义,如“顾”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成语“瞻前顾后”“顾影自怜”等来推断。 4.虚词 文言文中常见以下几种虚词: 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其中重要的虚词基本是这六个:“之”“其”“以”“何”“于” (二)考察句子 包括断句、翻译、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短文中的“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典型的省略句,在翻译的时候要补充主语, [答案] 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 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我们要记住这八个字:文从字顺,字字落实。 二、“文” “文”主要考察主旨、情感,以及人物形象 【例】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杨布打狗》 【注释】①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②曰:名叫。③衣:穿。④反:通返。返回。④知:了解,知道。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1.解释下列画线字的含义。(4分) (1)衣素衣而出。? ? (? ? ? ? ? ?) (2)杨布怒,将扑之。?(? ? ? ?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3.读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答题指导] 第一步先读一遍文章,然后读题目,带着问题来翻译一遍文章。看看你能得几分? [答案] 1.(1)衣:穿?;(2)扑:打、敲。 2.你难道不奇怪吗? 3.遇事要善于思考;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