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场心肺复苏〔CPR〕
一确保环境平安: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平安,该案例中的场地平安,可以疏散人群后马上实施抢救,但如果是触电的病人,那么须先断电,煤气中毒的病人先脱离危险环境然后进行急救〔见图1-3-1〕。
二判断意识
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响,可判断其无意识。婴儿那么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见图1-3-2〕。
图1-3-1图
图1-3-1
图1-3-2
图1-3-3
图1-3-3
三立即呼救
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人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助拨打急救!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见图
1-3-3〕
四救护体位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心肺复苏
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假设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个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
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见图1-3-4〕。
图1-3-4
将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救护人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人员一侧伤病员的腋卜或胯部。
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人员侧〔见图1-3-5〕。
图1-3-56.伤病员翻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1-3-6〕。
救护人员体位
救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见图1-3-7〕。
〔三〕其他体位头部外伤者,那么是水平仰卧,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那么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头部外伤者,那么是水平仰卧,头部稍稍抬高;
如面色发红,那么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
图1-3-7五翻开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
图1-3-7
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的舌肌也松驰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去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翻开〔见图1-3-8〕。
图1-3-8
〔一〕仰头举颏法
救护人员用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见图1-3-9〕。
救护人员手指不要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二〕托颌法
救护人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那么将下颌持续上托。
此法适用于疑心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见图1-3-10〕。图1-3-9
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见图1-3-11〕。
六判断呼吸检查呼吸,救护人员将伤病员气道翻开利用视、
,
听、感觉在10秒钟时间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见图1-3-12〕图1-3-12
七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
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一〕口对口吹气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2.救护人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图1-3-13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见图1-3-13〕。
3.吹气完毕,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每次吹气均要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隆起,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钟。
〔二〕口对鼻吹气
口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