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10 阅读策略 学习任务单
——————— 核心任务:语气节奏与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目标
1. 学习“语气”“节奏”,明确“语气”“节奏”与“有感情地朗读”的关系。
2. 朗读《秋天的怀念》片段,学习“语气”“节奏”,力求“以声写人”。
3. 朗读《散步》片段,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力求“以声传情”。
4. 能设计朗读方案,增强“情景再现”“把握感情基调”的能力。
学习资源
《秋天的怀念》片段、《散步》片段、《金色花》、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朗诵的日子》,进入情境
《朗诵的日子》记叙了“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河堤上去朗诵诗歌;“我们”在期末的班会上集体朗诵《沁园春?雪》。文章表达了“我”对少年时代美好朗诵的日子的怀念;对朗诵的始终不渝的热爱;对当今学生诗歌朗诵的期待;对当今学校重视诗歌朗诵教学的坚信。
阅读本文,完成后面的表格。
朗诵的日子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周六下午两节课后,在学校高高的河堤上,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高声地朗诵,红领巾迎着春风拂扬,清脆的声音中,老柳舒展了新绿,梨花绽放着雪白。个儿高高的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背着手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
②那时,我们班的朗诵真是出了名,继校园文化艺术节捧得金牌后,我们的朗诵已不仅仅是为了比赛了。每周六的下午,班上的男生女生都捧着老师钢版刻印的诗歌来到河堤上,大声地朗诵。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到咸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扎着两根短辫的班主任老师音色甜美圆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们立即跟上: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常常是她读上第一句,我们全班就跟上了。老师朗诵时,眼神往往是不看手中的本子的,时间一长,我们朗诵时,眼神也就都飘向了远方。老师朗诵非常讲究抑扬顿挫,经常提示道:“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走进去走进去!”
③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能“走进去”了,走进《观沧海》的壮志,走进《乡愁》的深情。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将高尔基的《海燕》背得滚瓜烂熟:……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每每朗诵至此,我们都脸颊绯红,眼神坚毅,似乎我们就是那翱翔于乌云与大海之间的海燕。
④学期结束,我们班的语文考试成绩得了全年级八个班的第一名,作文的前三名都是我们班的,总分遥遥领先。老师很高兴,我们全班都高兴。记得那次班会,全班最后集体朗诵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最后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班人都放开了嗓门,震得玻璃窗都嗡嗡响,教室窗外围满了其他班的同学。
⑤弹指一挥间啊,朗诵的日子离我们多远了?现在的学校还让孩子们朗诵诗歌吗?也可能有。不,一定有!
⑥前日,不知不觉回到原来母校有河堤有树林的地段,小河早已填平,到处是楼房与店铺。校门口的那株老柳树还虬劲有力地挺立,枝头上,绿绿的全是新芽啊,毛茸茸、幼嫩嫩地。恍恍然,柳枝与新芽间绽放出脆亮亮的童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②、③段中,加点词“走进去”具体是指走进A 去。请“走进去”,在B或C处任选一处,填写下面的表格。
题目(作者)
诗句
朗读分析
《海燕》
(高尔基)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B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还看”字后稍停顿,为朗读蓄势,以突出“今朝”,语调上扬;“今朝”重读,表达对“今朝”人物的赞美之情,表现出作为“今朝”人物的自信、自豪之情。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
任务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明确“语气”“节奏”与“有感情地朗读”的关系,完成测评。
有感情地朗读与朗读技巧
朗读,是通过有声语言,理解和传达书面语重要信息或思想感情的阅读方式或艺术创造。对读者自己而言,朗读是加深自己对文章感受与理解的重要阅读方式;对作品和听众而言,朗读又是一种在忠实传达作品内涵基础上的艺术再创造,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听众的感染力。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更高的要求是“有感情”。
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需要做好充分的朗读准备,并不断打磨朗读技巧。
朗读前的准备,可以一边小声试读,一边写朗读脚本(提示语)。朗读脚本,是用一些符号和文字对朗读时的内心状态和声音处理方式做出提示。
朗读技巧可分为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内部技巧,是指对文章本身准确、细致、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些理解化为朗读时控制情感态度与声音语气的内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入诗情】从品味炼字到意象组境(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1 阅读策略:设计朗读的重音停连(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2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比喻的表达效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2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比喻的表达效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3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拟人的表达效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3 阅读策略:赏析精彩拟人的表达效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4 文体阅读:写景抒情诗文的阅读(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4 文体阅读:写景抒情诗文的阅读(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5 写作指导: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任务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 1-15 写作指导: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作业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