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年中考作文“社会参与”维度的价值内涵与形式内涵
作 者:
苏宁峰
作者简介:
苏宁峰,福建厦门第一中学。
原发信息:
《 中学语文》(武汉)2020年第20209上期 第22-25页
内容提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维度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素养养成的社会基础、养成途径、价值起点与最终归宿。文章结合2020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分析指出,“社会参与”的价值内涵是关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生命成长,形式内涵是面向关系的社会语境的开放话题设计。
关 键 词:
社会参与/ 中考作文/ 价值内涵/ 形式内涵
期刊名称: 《 初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1年02期
从教育考试测量学的视角来看,中考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其文题命拟依据源于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定了教育考试的价值导向、测量目标、内容范围及试题背景材料的基本出发点。自新课标确立了国家性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来,中考试题的命制也由原初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相应地位移至“素养立意”,用崔允漷先生的话来形容,就好比是由1.0版本升到2.0再升到了3.0,而2017版本更是升至了4.0。按此理论框架,构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础柱有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维度分别揭示了素养的存在性、主体性和本质性。
这三者中,“文化基础”是“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的基础,但文化无不是社会的文化,任何人的自主发展又是立根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人一向融合于世界中,寓于世界中。这三者间强烈的内在关联聚合性,使得我们不能不警惕论题为着分析的需要而沦入人为的孤立与分割。我们应当在整合的立场上有所侧重地概说为宜。应该说,“社会参与”维度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素养养成的社会基础、养成途径、价值起点与最终归宿。因此,广义地说,“社会参与”不仅是作为命题测试的材料来源、考测对象与情境平台,更是作为教育测评的基本价值指导,其价值精神是融溶与体现在中考作文文题命拟的内涵与形式之中的。
一、价值内涵:关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生命成长
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报告,“社会参与”方面表现为“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两大素养,它包含三大本质:价值观选择、实践育人和创造育人。关于“社会参与”的描述重在强调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素养内核是养成与社会规范秩序与发展相适应的“真实的个性”与“社会责任感”。这要求中考作文文题的命制在注重价值正面引导的同时,尤要注意彰显考生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性价值。而这在2020年度全国中考作文文题的命制中表现得很是突出。试以收集到的全国60个考区125道题为例进行概要分析。
考生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性价值主要表现为:“我”的存在与重要感;社会化自我成长过程中高级情感的发展以及尊重“我”的经验、情感与思想的社会成长情境的设置。
在绝大部分作文题中,“我”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存在,这种存在是圆心式的存在,是文字的经验起点与价值终点。这种存在是皮亚杰理论中说的“独立的变量”而非“依赖的变量”,它保证了学生以一种真实的自我角色进入到考测拟真的社会情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表达。显性的常词是“我”“我们”“自己”,比如,北京卷的“2020,我的中考”、浙江金华的“我们需不需要童话”、浙江宁波的“自己决定”等诸多文题;隐性的常只需要在文题中补出“我”即可,比如,上海市的“有一种甜”、深圳的“见证美好”、贵州贵阳的“找到一个好办法”、山东烟台的“就这样被感动”等诸多文题。更有些考区的文题直指“我”存在的重要感。比如,山东淄博的“你有多重要”,这里的“你”可以指对象,也可指自己,当然也可以指事物对于自己的价值意义;甘肃兰州的半命题作文“我为我的________而自豪”、湖北襄阳的命题作文“抗疫有我”、广州的“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徐州卷“当你需要时有我”等文题更是直接彰显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把自我价值的重要感置于人类所有感性经验的支配地位,把重要感作为创造冲动的核心概念,他认为,重要感对于学生的社会成长具有恒久的动力性、持久的情感性与深远的价值性。
命题还关注青少年在与社会互动中不断生长着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审美感。
自我的社会成长是在关系与交流中行进的,自我是永不完成永在生长的过程。在这进程中,命题者通过具体的事件、事物、人物等符号以开启写作者对于关系性生活世界的感想与思想,写作者在回忆、想象、思索之境里有体悟,有情感,有超越,有趣味,有反省,有精进。如四川绵阳卷“人生最贵的是________”,文题引语则涉及规则意识、良知公平、职业责任的概述,其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噪声聋预防课件.pptx
- 电子版劳动仲裁申请书.docx VIP
- 第四讲-十七年小说概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ppt VIP
- 12.1 内能(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十七年农村小说-PPT.pptx VIP
-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早会晨会培训ppt课件专题.pptx VIP
- 202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VIP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押题密卷(含答案)——高中语文教师专项.docx VIP
- DB37_T 5193-2021 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