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pdf

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 11 年第2 期 ( ) THE NEW VOICE OF YUE—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沈阳音乐学院20 10 年院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号2010KYA007 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 - 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 [ ] 王虎 张宝华1 [ ] 内 容 提 要 弦乐四重奏《白毛女》是朱践耳和施咏康于1972 根据歌剧与舞剧《白毛女》的部 分主题改编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在引子主题-动机的贯穿下,全曲脱离原来歌 剧、舞剧以及音乐会组曲模式,采用单乐章的对比集成结构思维,以原作主人公 “喜儿”的思想性格及戏剧性情绪变化为背景,在主题变形和动机贯穿的原则下, 进一步将多个主题融会贯通的组织在一起。本文从主题来源及性格分类、动机 音程贯穿形态以及主题变形特征三个角度论述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 的贯穿及变形手法。 [关 键 词] 白毛女/ 弦乐四重奏/主题-动机/贯穿/变形 中图分类号:J6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1-5736 (2011)02-0020-5 “白毛女”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曾经以各种文学 1.《白毛女》故事情节本身的强烈矛盾冲突,为其它艺术形 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改编与再创作。以歌剧为蓝本,从京剧到 式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外延空间; 舞剧;从话剧到电影直至各种器乐题材的改编形式在20 世纪 2. 歌剧《白毛女》作为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不仅具有其 80 年代之前不断涌现。虽然歌剧在解放之前已经创作完成, 奠基性的划时代意义,其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音乐主题对 但将白毛女中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加以刻画并将白毛女主题音 人物的完美诠释使这部歌剧至今仍常演不衰。而之后的诸多 乐《北风吹》的旋律推广至妇孺皆知的程度是与样板戏舞剧音 音乐体裁的改编也主要围绕歌剧《白毛女》进行; 乐《白毛女》有直接关系的。由朱践耳和施咏康在 1972 年改 3. 舞剧《白毛女》在歌剧《白毛女》的基础上,成功改编并 编的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便属于上述《白毛女》诸多改编形式 进一步深化了之前歌剧《白毛女》中的音乐主题和人物冲突, 中的一种,四重奏主要是在样板戏舞剧音乐《白毛女》的基础 带动了大量器乐改编曲的出现; 上加以提炼改编完成的(见表 1)。 4. 以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阳传》和山西民歌《捡麦根》 《白毛女》题材之所以被改编成诸多艺术形式,虽然与特 以及大量地方戏曲等民间音乐为依据,提炼创作的一系列诸 定的历史环境有直接原因,但其在当时的影响和至今所仍然 如《北风吹》等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主题旋律,为之后钢琴、小 具有的艺术魅力和长盛不衰的舞台生命力不得不值得人们所 提琴、手风琴以及室内乐等改编作品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深思。抛开特定因素对其影响产生的推动力暂且不谈,其流 在我们感叹民间音乐的无限魅力同时,也不得不深入思考借 传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鉴或汲取民间音乐素材对于专业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 ] 1 作者简介 :王 虎(1962~),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