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溪湿地外来种子植物引种研究.docxVIP

浙江西溪湿地外来种子植物引种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西溪湿地外来种子植物引种研究 外来植物或非本地植物。狭义的外来植物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被带到了其自然演化区域以外的植物,该定义强调植物被人为移动或引进,因此,不包括自然入侵的种类和基因工程得到的种或变种。广义的外来植物,认为只要是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新植物就是外来物种,包括自然入侵、引种及人工培育等途径得到的物种(吴彤等,2007;张国良等,2008)。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将外来物种定义为: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种以下分类单元,包括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可以泛指非本地原产的各种外域物种。 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对外来物种的定义,在本文中,西溪湿地外来植物是指通过人的活动或别的途径进入并定居西溪湿地,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能自我更新和繁殖,有明显扩散趋势或已扩散到西溪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物种。 1 湿地自然旅游 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西部,是我国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37块湿地之一。地理坐标30°15′~30°17′N,120°02′~120°16′E。西溪湿地区内水网密布、曲水回环,大小河溪总长30 km,洲岛800多个,总面积约20 km2。西溪湿地是第4纪地质作用的产物,地势略呈南高北低,以鱼塘为主、并由大面积的河港湖漾水网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洲渚相间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全区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季风交替明显,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平均气温16.2℃,冬天最低温度0℃左右,夏日最高温度38℃,年无霜期250 d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约1 400 mm,以春雨、梅雨、台风降水为主,是历史上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陈运生,1999);自然植被的乔木群落包括南川柳群落、枫杨群落、构树群落等,湿生植物群落主要有荻群落、芦苇群落等(傅承新等,2007)。 2003年,西溪湿地核心区域规划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到2009年公园建成面积11.5 km2,区内原有生产生活性功能全部废止,以生态修复的理念,最大限度恢复西溪湿地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 2 学习方法 2.1 外来物种的特点调查 植物种类调查采用经典分类方法,即:野外观察记录,标本采集、拍照,完成标本制作和鉴定。群落调查采用样方和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外来物种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布范围、物种丰富度、入侵强度。 外来入侵植物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国外来入侵种》(李振宇等,2002)以及《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徐海根等,2004),并根据作者的观测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将部分种类进行了重新界定。 2.2 生态研究目录 论文所涉的外来物种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西溪湿地植物园引种目录”、“杭州西溪湿地生物资源及生态研究”(1)以及发表的相关文章。生态型、植被类型的划分依《中国湿地植被》(郎惠卿等,1999)和《浙江林业自然资源》(湿地卷)(陈征海,2002)。 3 外来植物种类的搜索和分析 3.1 dna各品种可分为5种 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双子叶植物74科164属233种,单子叶植物17科56属78种。 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由以下14科占主导地位:菊科(含25属35种,即25/35,下同)、禾本科(23/27)、蔷薇科(10/20)、豆科(10/11)、百合科(7/10)、十字花科(5/6)、鸢尾科(4/11)、锦葵科(4/7)、大戟科(4/6)、旋花科(4/6)、苋科(3/8)、木兰科(3/7)、木犀科(3/7)和茄科(3/6)。菊科、禾本科占绝对优势,前者以草本花卉、外来杂草为主,后者主要包括一些外来杂草、观赏竹类和作物。 西溪湿地菊科外来种既包括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如观赏、食用、药用和经济植物等,也有给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恶性杂草。西溪湿地菊科外来植物不仅种类较多、在外来种中所占比例大,且危害较大。西溪湿地菊科外来植物种数占中国菊科外来植物种数的23.65%(朱世新等,2005),入侵种数占62.07%(表1)。 3.2 外植物的起源分析 3.2.1 常见蔬菜种类 原住民有意种植及逸为野生的果树、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如杨梅Myrica rubra、柿树Diospyros kaki、桑Morus alb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蓖麻Ricinus communis、油桐Vernicia fordii、豌豆Pisum sativum、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玉米Zea mays等,以及苋Amaranthus tricolor、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莴苣La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