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厘清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所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实证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经过、特点、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签订《辛丑条约》带来的危害,培养解读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
5.家国情怀:领悟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⑴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⑵阶级变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⑶维新思想:
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奠定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 》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过程
⑴公车上书:1895年,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拉开维新运动序幕。
⑵百日维新:1898.6.11-9.21,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①措施: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②结果: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变法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被废止。
【微点拨】公车上书
汉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标态。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实施除旧布新的举措,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为止,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故称百日维新。
3.失败原因
⑴客观: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⑵主观: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寄托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
⑶根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4.影响:冲击旧式官僚体制;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新思想传播。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教民矛盾激化。
2.兴起:1897年,山东,“扶清灭洋”。巡抚毓贤安抚;袁世凯镇压。
【微点拨】“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喊出的运动主张。一般认为,最初是1898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喊出的,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在此前后还流行“保清灭洋”“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这表明反对洋教的拳民,在义和团名声传播开来后,纷纷打起义和团的旗号,但其所喊出的口号却各不相同。
①扶清: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爱国意识,也体现出中外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但是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②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3.高潮:1900年,进入京津,排外运动。慈禧太后“招抚”控制利用。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评价:
⑴进步性:反帝爱国,展现中国人民反抗精神,粉碎瓜分中国计划。
⑵局限性:盲目排外;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
【微点拨】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
不要认为义和团运动只具有落后性,义和团运动也有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主义性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八国联军侵华
1.联军入侵:1900-1901年
⑴联军:西摩尔率联军占领京津地区,义和团和清军抵抗失败,太后和皇帝出逃。
⑵俄国:趁机出兵侵占中国东北。(1904-1905日俄战争收复)
2.清朝统治集团态度
⑴南方督抚:与英、美等国“东南互保”,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⑵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派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
【知识拓展】东南互保
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东南互保”协议,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⑵“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南方许多地区免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亦使南方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1911年底南方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这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液体的压强(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复习总结(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复习总结(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压强(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物体沉浮的条件(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物体沉浮的条件(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摩擦力(学生版)(人教版).docx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摩擦力(教师版)(人教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师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生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师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生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师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师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生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师版).docx
- 2024届高考历史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解放战争(学生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