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docx

《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案 20 ~20 学年 第 学期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授课班级 课题(项目)名称 单元三 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授课时间 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 理实一体□ 实验/实训□ 习 题 □ 复 习 □ 其它活动□ 授课地点 导师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感知集合发展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设计各种类型的集合概念教学活动。 情感目标:认识幼儿学习集合概念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学重点 理解幼儿集合概念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掌握组织幼儿开展各种集合概念教育活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幼儿学习集合概念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绎法 教学资源(教学准备) 课本、PPT 授课过程 模块一 理论基础 模块二 实践技能 作业 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 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注释 导入 新课 新课内容 【章前导入】 - 情境导入 - 张某是一位幼儿园转岗教师,之前在小学教授数学多年,在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张某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设计了几次关于集合概念的教育活动,但活动后发现幼儿学习兴趣不高,活动效果差。张某百思不得其解,请教园中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得知自己的教学设计过于小学化,太过强调数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记忆,没有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和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活动,导致幼儿活动兴致不高。 问题:幼儿园中集合概念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是什么?如何结合幼儿学习特点设计与组织各种集合概念认知的教育活动? 【新课内容】 模块一 理论基础 一、认识集合概念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在早期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中,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将集合观念渗透在数、形等方面并先于数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数概念,同时更有利于幼儿理解知识,促进学算思维的发展。 (一)集合及其元素 1.集合 2.集合中的元素 (二)集合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1.集合的分类 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三)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四)模式与排序的关系 二、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 1.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3岁前) 2.感知有限集合阶段(3岁左右) 3.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4岁左右) 4.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的阶段(5岁后) 【想一想】 结合所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分析思维发展对幼儿感知集合概念发展的影响。 三、幼儿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 幼儿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主要是在数学教育中渗透集合的一些观念,将集合、元素及集与子集的关系渗透到数学教育内容中去,这有利于幼儿数概念的学习,也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并为幼儿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的分类教育 1.幼儿分类的发展阶段 (1)图形聚集阶段(3~4岁) (2)非图形聚集阶段(5~7岁) (3)理解分类意义阶段(8~12岁) 2.几种常见的分类 (1)按对象分类 (2)按包含关系分类 3.分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核心目标及教育要求 (2)基本过程 4.分类教育活动的指导与建议 (1)体现年龄差异 (2)注意整合教育 (3)加强日常渗透 (二)幼儿的排序教育 1.幼儿序列认知的发展特点 (1)第一阶段 3岁以下的儿童完全没有排序能力,但他可能会找出最大的与最小的木棒,3岁以后儿童序列概念才逐渐发展起来。 (2)第二阶段 4~5岁儿童虽可按长度将木棒排序,但却不是一种整体思考、有系统的排序,而是以尝试错误的方式进行(先试试一根,如果不是,再试另一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排序。 (3)第三阶段 6~7岁左右儿童能运用系统的整体化排序方法,先找出最短的,然后次短的,依序快速地完成序列。 2.排序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教育要求 (2)常见的排序活动 3.排序教育活动的指导与建议 (1)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排序 (2)引导中班幼儿按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排序 (3)引导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数量多少及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三)区别“1”和“许多”的教育 1.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发展 2.区别“1”和“许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教育要求 (2)教学方法 3.区别“1”和“许多”教育活动的指导与建议 (四)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育 1.教育要求 2.比较两组物体多少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1)关系配对 (2)做等价集合 (3)集合间的比较 模块二 实践练习 【案例1】 “1”和“许多”(小班) 【案例2】 把小鱼变得一样多(中班) 【本章小结】 - 考点聚焦 -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P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