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_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论中国电视发展 ——读《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中国电视自诞生以来,就以锐不可当的势头扩大发展着,逐步成为广大人民文娱生活的重要领地。而在1993-2003这十年间,央视新闻评论部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更使电视内容变得有深度。人们发现,电视不仅是用来看,还可以用来思。电视新闻开始吸引观众眼球,人们对于以往枯燥无聊的信息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自此新闻内容成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而究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理想与激情 在网上流传的“2002年央视新闻评论部内部年会”里,白岩松用RAP音乐玩起说唱“80年代的电视没有办法看,80年代的记者没啥事情干,大会小会开不完,电视要玩完……”,敬一丹接着说到“残酷啊!现实,这正是中国人不堪忍受的所谓文化生活。这样的夜晚,除了创造人类,我们还有什么追求”。由此可见,那个年代的电视业,僵硬而又衰破;那个年代的电视人,无聊而又落寞。这样的现状,让每一个电视热爱者难以接受。于是有那么一批怀揣梦想与勇气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立誓让中国电视业呈现出新的面貌。1993年初,时任央视新闻采访部主任的孙玉胜领着一帮“临时工”开始《东方时空》的创业,这些年轻人,“背井离乡在北京重新开始了集体生活。“尽管创业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无奈,我的这些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在中国电视界矗立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全新地阐释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感悟。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代,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写道。 正是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面孔,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从此开始新的纪元。 二、创新与实践 创新与实践是一切进步的根基1992年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风刮遍中华。电视传媒作为反映时代变迁的工具也需要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电视杂志、早间新闻,这些在当时的中国来说从无前例的概念,央视大胆尝试了,并最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惊喜效果。92年11月,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启动了早间节目计划,而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台里之所以把一个带着实验性的新节目放在早间,还有一层意味,就是如果节目不成功,影响会小一点。而这个任务落到了孙玉胜的肩上。孙玉胜和他的团队对于早间节目的认识和思考也经历了波折:从最初定位在服务性栏目上到要做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突破性栏目——“电视杂志”类型的《东方时空》。作为央视的特区,《东方时空》实行了“承包制”,央视不提供任何经费,节目经费和人员工资从广告费里出:从初期五分钟的广告时间填不满,到一年间行情水涨船高,广告价格增加了十倍。当时有报道称:《东方时空》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开电视机的习惯。 与观众同在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受众对象是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因而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电视改革都要基于观众需求,电视工作者们要做到换位思考,与观众同在。“看完《东方时空》就像刚从南方的早市上拎回的一条扑腾着的活鱼、一捆绿油油的青菜”。这就是《东方时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它改造了电视人的语态,把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话语方式变为真诚亲切、聊天拉家常的话语方式。 除此之外,对于观众来说新闻类节目如果只能提供表面的信息,不进一步挖掘,它的可替代性就很高。因此,若想抓住观众眼球甚至发展一批忠实观众,内容必须有深度,给观众以思考。《焦点访谈》节目曾得到学者和群众这样的评价:“揭开盖子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这是《焦点访谈》历史上最有深度的调查”。孙玉胜认为,对于电视媒体,“深度不是艰深的话语和生涩的表达,而是最终由观众来感受的深刻。”“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 电视的服务对象永远是观众,因而电视的发展必使观众的浏览更加便捷。提高频道专业度,丰富新闻报导形式,总之,在多媒体百花齐放的今天,电视如何提高其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将是当代电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档评论(0)

大头大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