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第一单元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补数。
掌握巧算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第一课时:加法中的巧算
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 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 叫 9 的“补数”;89 叫 11 的“补数”,11 也叫 89
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 “补数”来呢?一般来说, 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 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 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互补数先加。
例 1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 2①188+87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 此步可略)
=200+861=1061
4、练习
(1) 99+136+101
(2) 1361+972+639+28
(3) 548+996
(4) 9898+203
5、小结
第二课时 减法中的巧算
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 1 、
300-73-27
解:式=?300-(73+27)
=300-100=200
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例 2 ①?4723-(723+189)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 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 3 ①506-397
②323-189
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 3 再加上)=109
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 11 再加上)
=123+11=134
4、练习
(1)1000-90-80-20-10
(2)2356-159-256
(3)467+997
(4)987-178-222-390
5、小结
第三课时 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
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 “-”号, 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
变 “-”,“-” 变 “+”, 即 : a+(b+c+d)=a+b+c+d a-(b+c+d)=a-b-c-d
a-(b-c)=a-b+c
例 1 ①100+(10+20+30) 解:式=100+10+20+30
=160
例 2 计算下面各题:
①100+10+20+30
解:式=100+(10+20+30)
=100+60=160
带符号“搬家”
例 3 计算 325+46-125+54
解:原式=325-125+46+54
=(325-125)+(46+54)
=200+100=300
注意: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如+46,
325 前面虽然没有符号,应看作是+325。
两个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可以直接“抵消”掉例 4 计算 9+2-9+3
解:原式=9-9+2+3=5
4.找“基准数”法 -125,+54.而
几个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 例
5 计算 78+76+83+82+77+80+79+85
=640
5、练习
(1) 100-(10+20+3o)
(2) 100-(30-10)
(3) 100-10-20-30
(4) 100-30+10
(5) 172+64-72+26
(6)49+37-49+126
(7) 49+52+53+47+48+54+50+46
6、小结
第四课时 乘法巧算
1、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 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篇二: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p.3 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