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寒阴湿区春小麦3414肥料效应研究
春小麦是临潭县的主要粮食,全年种植茶树263.6hm。长期以来,春小麦作物的生产主要是施用氮肥和化肥,少施或不施用氮肥,导致施肥不充分。为了探索临潭县春小麦最佳施肥量, 做到合理施肥, 正确指导农业生产, 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2年进行了春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中国石化兰州工业化公司
指示春小麦品种为高原437。供试氮肥为尿素 (含N 46%) , 中国石化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 (含P2O512%) , 甘肃省白银磷盐化工厂生产;钾肥为硫酸钾 (含K2O 50%) , 青海联宇钾肥有限公司生产。
1.2 降水量dme
试验设在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川水地, 海拔2 242 m, 经度103°51′12.6″, 纬度34°41′5.1″, 年平均降水量515 mm, 平均气温6.7℃, 年均日照2 868.5 h, 平均无霜期65 d。试验田地势平坦, 栗钙土类, 肥力均匀, 耕层含有机质27.20 g/kg、全氮2.40 g/kg、全磷0.69 g/kg、全钾2.00 g/kg, 前茬蚕豆。
1.3 试验2:主要监测因子
试验采用“3414”完全方案设计, 即3因素 (氮、磷、钾) , 4水平 (0、1、2、3) , 共14个处理。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推荐最佳施肥量, 1水平为2水平×0.5, 3水平为2水平×1.5 (为过量施肥水平) 。随机区组排列,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30 m2(6 m×5 m) 。试验因子水平见表1, 试验方案见表2。试验地不施农家肥, 播前按试验方案分小区准确称取供试肥料, 全部氮肥、磷肥和钾肥均做基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用。3月14日采用机械条播, 行距15 cm, 播种量为300 kg/hm2, 保苗424.5万~442.5万株/hm2。4月4日出苗, 分别于4月24日、4月29日人工松土、除草各1次, 4月30日喷施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对水225~450 kg除草1次, 于6月15日、6月27日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小麦锈病及白粉病。其它管理同当地大田。7月底收获。按小区单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产率与时间
从表3可以看出, 小麦折合产量以处理6最高, 为4 840.00 kg/hm2, 较处理1增产1 913.33 kg/hm2, 增产率65.38%;其次为处理5, 为4 756.67 kg/hm2, 较处理1增产1 830.00 kg/hm2, 增产率62.53%;处理4、处理7、处理10折合产量分别4 626.67、4 446.67、4 426.67 kg/hm2, 分别较处理1增产1 700.00、1 520.00、1 500.00 kg/hm2, 增产率分别为58.09%、51.94%、51.25%。说明N、P、K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
2.2 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2.1.1 氮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2.3 氮、磷互作效应
从表3可以看出, 缺素处理 (处理2、处理4、处理8) 春小麦折合产量以处理4最高, 为4 626.67kg/hm2, 较处理1增产58.15%, 表明氮、磷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处理8, 为4 206.67 kg/hm2, 较处理1增产43.74%, 即氮、磷的互作效应较好;处理2为3 543.33 kg/hm2, 较处理1增产21.07%, 表明磷、钾互作效应相对较低。
2.4 小麦产量与n、p、k量回归模型
以小麦产量为因变量, 各施肥因子为自变量,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 运用“3414”试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N、P、K与小麦产量 (Y) 之间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为:Y=194.65+7.87 N+16.01 P+4.25 K-0.47 N2-0.16 P2-0.385 K2-0.488 NP+0.835 NK-1.314 PK (R=0.97、R2=0.94) 。经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 F=6.712F0.05=6.0, 说明小麦产量 (Y) 与N、P、K施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解析, 按氮肥 (N) 5.43元/kg、磷肥 (P2O5) 11.67元/kg、钾肥 (K2O) 3.00元/kg、小麦2.4元/kg的价格, 得出小麦最大施肥量为N 166.50 kg/hm2、P2O5102.75 kg/hm2、K2O 110.25kg/hm2, N、P2O5、K2O配比为1.62∶1∶1.07, 此时小麦产量为4 526.85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115.80 kg/hm2、P2O571.70 kg/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