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38
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49—2020
艾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选地整地 2
6 种植方式 2
7 田间管理 2
8 病虫害防治 3
9 采收 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伏牛山再生资源研究院、河南省安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农产 品质量检测中心、汤阴北艾产业协会、南阳宛艾产业协会、洛阳市艾草产业协会、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 国医国药学院、南阳昊翔药业有限公司、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杨成敏、姚楠、费小玲、李征、李会民、卓立宏、范俊峰、胡林阁、刘朋、张 永顺、陈增喜、黄显章、程挺、闫玉新、李超、沈青红、韩保义、郑楠方、张璐、王瑞、陈星、余冰冰、 张正伟、李梦佳、李柯、刘远、曹为、孙钰通、马红霞、王喜森。
艾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艾栽培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 收。
本文件适用于艾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艾
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Vant.)属菊科蒿属植物。
3.2
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4 产地环境
4.1 空气质量
符合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
4.2 灌溉水质量
符合GB 5084中的旱作标准。
4.3 土壤质量
符合NY/T 391中的旱地土壤质量要求。
5 选地整地
5.1 选地
选择阳光充足, 水利条件较好, 耕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土壤。
5.2 整地
5.2.1 深耕
地块选好后,先清除杂草,然后深耕,耕深30 cm~35 cm;做到土地平整, 墒情适宜。
5.2.2 施肥
结合深耕亩施1 t以上腐熟的农家肥, 于深耕前均匀撒施地表。也可用N-P2O5-K2O(20-10-15)复合 肥40 kg~50 kg或商品有机肥30 kg左右。
所用肥料和使用原则应符合NY/T 394和NY/T 496的要求。
5.2.3 开沟起垄
耕地后要开沟起垄, 实行垄作栽培, 沟间距45 cm~50 cm,沟深30 cm~35 cm。
6 种植方式
6.1 根茎扩繁
6.1.1 秋冬扩繁
每年10月底前后,选取浅黄色、无病虫害、芽点多的根状茎截成5 cm~8 cm长的茎段,按每穴2~3 段,行距20 cm,穴距20 cm栽植,栽植深度10 cm~15 cm。栽后浇定根水,覆土盖实。
6.1.2 早春扩繁
早春芽苞萌动前,挖取多年生地下根状茎,选取较嫩的根状茎,截成5 cm~8 cm长的茎段,按每穴 2~3段,行距20 cm,穴距20 cm栽植,栽植深度10 cm~15 cm,栽后浇定根水,覆土盖实。
6.2 分株繁殖
每年3月底、 4月初,根状茎生长出的苗,苗高15 cm~20 cm时, 分3~5株栽植,按照行株距20 cm ×20 cm,栽植深度8 cm~10 cm左右,栽后浇定根水,覆土盖实。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除草
应遵循早发现、早根除的原则。尽量在杂草出芽前进行人工根除。
7.2 水分管理
艾苗栽种后须浇水, 以土壤湿透为准。浇后3 d~5 d,若发现艾苗发育不佳时应及时补水,保证土 壤墒情适宜。当苗高15 cm以上时,可少浇或不浇水。雨季应及时排水。
7.3 追肥
第一茬苗期,苗高20 cm~30 cm,雨天或浇水前亩施N-P2O5-K2O(20-10-15)复合肥5 kg~7.5 kg; 第二、三茬可结合土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2038-2020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范.pdf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docx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1-2020苹果老果园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2-2020苹果乔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4-2020玉米芯连续利用栽培草菇—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9-2020艾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50-2020茄子杂交制种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52-2020秋播箭筈豌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52-2020秋播箭筈豌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53-2020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54-2020太行裘皮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54-2020太行裘皮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55-2020大蒜网络销售服务规范.docx
- DB41T 2055-2020大蒜网络销售服务规范.pdf
- DB41T 2057-2020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 大蒜.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