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 CCS B 1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39—2020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好海、张国彦、刘一、赵峰、杜桂枝、陈一品、王丽、李霖、罗小杰、汪军、 易从严、万保恒、张庆伟、田延武、王新媛、关祥斌、郝瑞。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建设目标、选址条件、建设内 容和运行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 在农区布局建设,由先进监测仪器设备及附属设施构成,对农作物病虫、农业气象条件及农田生态 环境进行远程实时自动监测的田间基点。 4 建设原则 应遵循科学布局、先进实用、配置合理、运行可靠的原则。监测点设计应按照物联网的要求,采用 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政府投资建设监测点应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 制和监理制。 5 建设目标 在全省主要农区建成一批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形成布局合理、配置先进、运转协调、服务高效 的农作物病虫监测物联网,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对农业生产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能力。 6 选址条件 6.1 建设区域选择 优先选择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别是农作物重大病虫疫 情发生源头区、迁飞过渡区、重要阻截带、重点防范区。 6.2 建设地点选择 应设在当地主要作物连片种植区,宜选择在田间病虫观测场、农技推广区域站、种植合作社或家庭 农场。具体建设位置应处于田间或紧挨农田,四周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林的遮挡,兼顾工作便利与维护 方便。 7 建设内容 7.1 设备配置 7.1.1 重点监测点 重点监测点按照表1配置仪器设备。 表1 重点监测点设备配置 数量 设备名称 性能 (套)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成套设备, 包括: (1)害虫灯光诱集自动采集系统 全天候无人值守、连续自动工作,实现病虫、农业气象和农 (2)害虫性信息素诱集自动采集系统 1 田生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 (3)病菌自动采集系统 (4)农业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系统 (5)农田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实时接收并管理田间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来的病虫、气象、环 病虫监测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 1 境和设备状态数据,实现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进行数据浏览、 查询、校正和统计分析。 其他监测设备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