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
CCS B 1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2039—2020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好海、张国彦、刘一、赵峰、杜桂枝、陈一品、王丽、李霖、罗小杰、汪军、 易从严、万保恒、张庆伟、田延武、王新媛、关祥斌、郝瑞。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建设目标、选址条件、建设内 容和运行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
在农区布局建设,由先进监测仪器设备及附属设施构成,对农作物病虫、农业气象条件及农田生态 环境进行远程实时自动监测的田间基点。
4 建设原则
应遵循科学布局、先进实用、配置合理、运行可靠的原则。监测点设计应按照物联网的要求,采用 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政府投资建设监测点应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 制和监理制。
5 建设目标
在全省主要农区建成一批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 形成布局合理、配置先进、运转协调、服务高效 的农作物病虫监测物联网,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对农业生产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能力。
6 选址条件
6.1 建设区域选择
优先选择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别是农作物重大病虫疫 情发生源头区、迁飞过渡区、重要阻截带、重点防范区。
6.2 建设地点选择
应设在当地主要作物连片种植区,宜选择在田间病虫观测场、农技推广区域站、种植合作社或家庭 农场。具体建设位置应处于田间或紧挨农田, 四周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林的遮挡, 兼顾工作便利与维护 方便。
7 建设内容
7.1 设备配置
7.1.1 重点监测点
重点监测点按照表1配置仪器设备。
表 1 重点监测点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数量 (套)
性能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成套设备, 包括:
(1)害虫灯光诱集自动采集系统
(2)害虫性信息素诱集自动采集系统 (3)病菌自动采集系统
(4)农业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系统 (5)农田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1
全天候无人值守、连续自动工作,实现病虫、农业气象和农 田生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和传输。
病虫监测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
1
实时接收并管理田间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来的病虫、气象、环 境和设备状态数据,实现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进行数据浏览、 查询、校正和统计分析。
其他监测设备
实施自主监测,或用于田间调查的取样、鉴定、记录、通信、交通等。
7.1.2 一般监测点
一般监测点按照表2配置仪器设备。
表 2 一般监测点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数量 (台)
性能
害虫灯光诱集设备
1
灯光灯诱集昆虫,红外线杀死,实时自动清晰拍照和图像传输。
害虫性信息素诱集设备
1
性信息素诱集害虫,实时自动计数和数据传输。
病菌采集设备
1
病菌实时采集、拍照和图像传输。
农业气象信息采集设备
1
实时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蒸发量、降 雨量、风向、风速、光照度、气压等农业气象数据并自动传输。
农田生态实时监测设备
1
实时监测田间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发生危害情况等生态要素。
其他监测设备
实施自主监测,或用于田间调查的取样、鉴定、记录、通信、交通等。
7.2 附属设施配套
每个监测点按照表3要求配套附属设施。
表3 附属设施配置
设施名称
要求
通透围栏
围栏周长 40 m、高 1.2 m。采用 85 mm×85 mm 塑钢立柱, 70 mm×25 mm 塑钢立杆, 56 mm×36 mm 塑 钢横杆,焊接处做防锈处理。塑钢门。
基础设施
供电设施,网络设施,排水沟渠,灌溉设施,人行道路。
标识牌
监测点标识牌: 2.5 mm 铝板, 表面高清度写真。
设备标识牌: 304 不锈钢蚀刻填漆,整体防紫外线处理。
7.3 设备布局
每种设备在围栏内的位置,要满足其科学观测要求,相互之间不能相互干扰。但害虫性诱设备应安 置在围栏外,并与围栏内灯诱设备间隔距离超过 200 m。围栏内摄像头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围栏全貌、 围栏外性诱设备和周围农作物。灯光诱集工具的光传感器应朝向东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自动化系统》编制说明.docx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压缩系统》编制说明.docx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压缩净化系统》编制说明.docx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冷却塔系统》编制说明.docx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变压吸附系统》编制说明.docx
- 《低浓度煤层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安全输送系统》编制说明.docx
-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灭活生物效能设计与生物性能测试检测及系统使用效能评判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灭活生物效能设计与生物性能测试检测及系统使用效能评判规范》编制说明.docx
- 《城市废弃泥土渣再生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城市废弃泥土渣再生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 DB41T 2039-2020农作物病虫田间监测点建设规范.pdf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1-2020苹果老果园改造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2-2020苹果乔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3-2020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41T 2044-2020玉米芯连续利用栽培草菇—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5-2020平菇培养料发酵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045-2020平菇培养料发酵质量控制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