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成长类作文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名女子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登上地铁7号线,她先是狠狠地捏孩子的脸,后又打掉孩子的帽子,夺去孩子的手机。换一节车厢后,她把孩子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孩子不敢反抗,只是下意识伸手去挡。女子的一连串举动,震惊了身边乘客,车厢里有人劝这位女子,她却霸气回怼:“我说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明确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1)给材料一中的这名女子写一封信;
(2)写一篇短评,向某晚报《家教纵横谈》栏目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符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拒绝“家暴”,让孩子快乐成长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抚养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者作为法定监护人的份内职责。一句“养不教、父之过”老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须。但怎样的家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一部国家干预和规范家庭教育方式的专门性法律。草案规定“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当属依法制止和矫正不当家教的应有之义。
家庭原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最幸福摇篮,父母也是孩子心目中最亲密和最可信赖的人。地铁中女子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拒绝“家暴”式教育,要矫正父母的错误认知。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挨打受骂,不是缘于孩子错误的不可饶恕,而是其父母受传统观念误导的惯性所为。比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这显然是把“动辄打骂”当作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以为只有让孩子皮肉受苦,才能让其长记性、改过错。这显然是认知误区。拟定“家庭教育法”之后,这种“打骂”教育,就不只是错误,更涉嫌违法,严重的是要受到司法的干预和惩戒的。
地铁中女子的行为暴露出她在教育孩子中没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拒绝“家暴”式教育,父母要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学中有一个描绘坏情绪传染的“踢猫效应”。家庭教育中,由于孩子处于被抚养和管束的被动地位,当父母缘于家庭不和、竞争压力、生活烦恼或外界刺激而引发不良情绪时,无辜孩子就成为其坏情绪的“出气筒”。比如这位母亲,因孩子玩手机大发雷霆,在公共场合随意发火体罚惩戒孩子,这会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敌对、自卑等不良心理效应,甚至有样学样,影响孩子日后的待人处世。
该女子对孩子玩手机的惩戒行为没有顾及到孩子的人格尊严,在众人面前“狠狠地捏孩子的脸,后又打掉孩子的帽子”“把孩子的书包往地上一扔,让孩子当众跪下”,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拒绝“家暴”式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实施家教必须将其置于对孩子人格尊重、推心置腹、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切忌“孩子是我生、一切听我的”及“都是为你好、别当白眼狼”的一言堂做派。要赋予孩子表达意愿、辨明是非和自证清白的话语权。不能把说理、反驳误认为是“顶嘴”“不听话”。
家庭教育决非个人私事,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防止家教中的家暴行为,就当提升家长的法治观念,做到家教有方、惩戒有度,“家法”服从国法。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类型是记叙性材料和引语式材料组合的复合型材料。
材料一叙述的是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现象。材料二引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相关条文规定。两个材料均关涉“家庭教育”这一话题,构成“现象——法理”的内在联系,评判材料一现象的是非善恶,须参照材料二所述的法律规定。材料一所述的是一个值得反思与探讨的社会现象,这位女子教育孩子的言行举止既不得体,也违背教育科学,更有悖《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教”变为“家暴”,这类现象并不鲜见。何以如此?如何消除这类不文明的家教行为?这是作文立意的切入点。《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实施,现在又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我的孩子,想打就打”之类的粗暴做法已彻底行不通了,一旦实施便是违法犯罪。孩子并非家长的私人物品,他(她)有独立人格,应得到尊重。家长教育子女,既要合乎教育科学,也要遵纪守法。
从写作任务角度分析,“给材料一中的这名女子写一封信”就要求写作文体是实用类文体“书信”,注意书信的格式;因为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给当事人写的信件,因此要注意说话得体,让当事人能耐心的读完,既要指出“母亲”的错误,又不能说话过激,多从“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角度论述,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挖空训练.docx
- 2023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优秀作文欣赏与点评(附构思模拟):追赶别人的脚步,与世无争.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语言运用题之“谁”的用法和意义.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材料作文“如何看待、追求财富”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弘扬务实、清廉、节俭之风.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之哲思化写作素材11——《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哈贝马斯、福山).docx
- 2024年新高考语文备考:语言运用题之语病专练(各地模拟真题).docx
-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docx
- 广东省广州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