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0318120.pdfVIP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0318120.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中国古代农业开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以下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 ) 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葡萄 D.玉米、粟 【解析】选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应选B;玉米的故土在美洲,葡萄 和小麦主要来源于西亚地区。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燃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了原始农业 的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个体农耕 D.铁犁牛耕 【解析】选A。由材料 “纵火燃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可知为刀耕火种。 3.商周时期,人们进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 ( ) A.青铜农具 B.耒、耜 C.铁农具 D.铁犁牛耕 【解析】选B。根据所学,商周时期虽然出现青铜器,但极少用于农业生产,主要的生产工具仍 然是耒、耜。 4.秦汉时期 “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 《农书》中强调 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的特点是 ( )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 “二十四节气”、 《农书》指导人们的耕作,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经 济的特点是注重农时和精耕细作,①②正确;③④在题干中无法表达,应选A。 5.以下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 A.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解析】选B。“黄牛过河各顾各”,表达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点。 6. 《墨子》中记载农夫早出暮归,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该材料反映的是 ( ) A.方案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小农经济 【解析】选D。农夫耕地,妇人织布,男耕女织,这是小农经济的根本特点,应选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假设指之桑条以贯其鼻, 那么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 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 白不出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12分) 【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第(1)题,从材料中 “牛”等信息可判断为 牛耕技术。第(2)题,从材料信息看,村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其 特点可依据课本知识答复。 答案:(1)生产技术:牛耕技术。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在我国用过的各种历法中,以创制于夏代的夏历即农历影响最大。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 ) A.效劳农业 B.进展祭祀 C.稳固政权 D.控制思想 【解析】选A。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 “夏历”之称。而这一历法又 与农业密切相关,因为它效劳于农业。故答案为A。 2.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 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说明 ( )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解析】选D。据材料 “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年代鉴定为公 元前16世纪前后”可知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故D正确。 3. “五谷丰收” “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一个特点是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培训、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工程测量员证持证人

专业安全培训试题、报告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3314600003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2日上传了工程测量员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