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政治经济学部分)》考试大纲解析.pdf

2024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政治经济学部分)》考试大纲解析.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严格按照最新版《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进行编写,一共包括十五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纲要求。这部分内容以《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试大纲》为蓝本,指出政治经济学每一个专题的复习要求,提醒考生在知识点复习过程中以考纲要求为准,牢固掌握所有涉及的考点。第二部分:考试大纲详解。这部分内容严格掌握考试大纲要求,参照历年考研真题特色进行编写,涵盖全部考点,并力求适应考试难度和深度。第三部分:章节考研真题详解。这部分内容罗列本专题所涉及到的西南财经大学“802

专题一:导 论第一部分 考纲要求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相互关系和现实意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和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考试大纲详解一、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资料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体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的结构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又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如果抽去各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法只是它们的自然的或技术的结合方式。没有不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1)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①劳动 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②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道路、管、桶、瓶和度量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在劳动对象中,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自然生成物,如采伐中的原始森林里的树木、开采中的地下矿藏等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产品,如棉花、钢铁等等,这种经人们加工过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材料。 (3)生产资料的概念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具体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Ⅰ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但是,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又具有反作用。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要联系相关的领域来研究生产关系。 1要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②在一定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关系是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同样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的。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新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能更大地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技能,能更好地推动新的生产工具的制造、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更合理地利用劳动对象,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②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生产关系所可能容纳的最高限度时,这种生产关系就过时了。这种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生产关系不可能决定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改变及其能动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人们之间结成的这种相互关系,必须与人们的劳动技能和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当人们的相互结合的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要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