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政策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2024年公共政策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为了帮助参加考研科目为“公共政策学”的考生复习备考,我们根据公共政策学常用经典教材和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本考研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精选了人大、北航、北邮、中财、首经贸、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大、湖南农大、华中农大、苏州大学、华南师大、东北财大、西南大学、南航、河海大学、浙工商、浙江财大、内蒙古大学、天津商大等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通过本部分的练习,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公共政策学[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公共政策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系统、决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元政策研究),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政策研究等。 2公共利益[华南师大2013年研;人大2012年研] 答:公共利益是指公众和社团普遍享有的包含某种金钱利益,或者公众或者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因之受到影响的某种利益。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①“公共性”。与私人利益不同,公共利益首先是一种公众利益,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②合理性。由于一种公共利益的实现经常以其他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减损作为代价,立法机关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就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③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立法机关,尤其是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④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以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正义和公平。 3政策主体[人大2019年研;湖南农大2018年研] 答: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政策主体有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之分。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包括国会议员、政府首脑、行政人员和法官。非官方参与者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非官方参与者不仅包括政治党派和利益群体的成员,而且包括代表个人的普通公民。 4政策客体[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5公共政策问题[西南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 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②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即便存在上述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倘若它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察觉,它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问题。③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这种冲突除了表现于个体之间,更多地表现于个体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以至于个体、团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④团体的活动与力量。让某些个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直至上升为政策问题,往往不是少数个人行动就能奏效的。⑤政府的必要行动。社会问题要列入政策议程,必须是那些被认为是很重大的问题,值得政府给予更多的注意,并依法采取政策行动加以解决。 6政策执行[人大2020年研] 答: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其特征包括:①对象的适用性;②执行的灵活性;③执行的有序性;④过程的动态性;⑤执行的协调性;⑥执行的时限性。政策执行能够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将政策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活动,检验政策成效,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7政策周期[天津商大2021年研;东北财大2016年研;内蒙古大学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五个阶段:①政策制定阶段;②政策执行阶段;③政策评估阶段;④政策监控阶段;⑤政策终结阶段。政策周期可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巩固和发展现行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8思想库[人大2022年研] 答:思想库是指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