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为了帮助参加考研科目为“自然地理学”的考生复习备考,我们根据自然地理学经典教材和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本考研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自然地理学”相关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详尽的答案解析。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本部分参考了多部自然地理学经典教材知识体系,重新规划章目,并按章目精心选题,并提供详尽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矿物[中科院2015研]
答: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大部分矿物为晶质固体,亦有少数呈液态和气态。自然界中单质矿物为数极少,而化合物构成的矿物则占绝大多数。晶质矿物因化学成分不同,结晶构造及几何形态也不同,但成分相同的物质因形成环境有别也可有不同的结晶构造与外形。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2滴石和流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研]
答:滴石是由洞中滴水形成的碳酸钙沉积,滴石可形成各种形态,其具有代表性的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流石是由洞内流水,包括间歇性流水,所形成的方解石以及其他矿物沉积,由于基底形态、水流状态不同,可形成各种形态,具代表性的有边石、石幔、石旗、钙板等。
3变质作用[中科院地理所2007研]
答:变质作用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发生变化的过程。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于是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4地壳与地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研]
答:地壳是指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地壳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地幔是指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其体积占地球的33%,质量占68%,平均密度3.8~5.6g/cm3,地幔分上下两层。
5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6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研]
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7经度与纬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研]
答:经度是指球面坐标系的横坐标,具体来说就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即经度的零度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180°线是重合的。纬度是指过地球椭球面上某点作法线,该点法线与赤道平面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称为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为南纬,记为S。赤道纬度为0°,由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的称北纬,南半球的称南纬。
8大陆岛[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大陆岛是指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的岛屿。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但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科西嘉岛、新地岛、格陵兰岛、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许多大陆岛常成列分布在大陆外围,形成弧形列岛,亚洲大陆东岸的弧形列岛最典型。
9科里奥利力[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科里奥利力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导致运动物体产生的偏转力。科里奥利力D可表示为D=2υωsinφ,式中υ为运动物体的速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φ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10干洁大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研;兰州大学2013研]
答:干洁大气是指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气体。从作用上看,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丰富的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的存在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11降水量[西南大学2015研]
答: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具体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雪雹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pdf
- 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典型习题和考研真题详解.pdf
-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5版)典型习题详解.pdf
-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师曾志《现代出版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