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戏剧与影视)》辅导教材.pdf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戏剧与影视)》辅导教材.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戏剧与影视)》的辅导教材,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编排章节,对大纲考点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 艺术学类基础综合第一篇 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第1章 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传统观点 1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重视和强调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主观因素到绝对化的程度,以致完全否认客观因素的存在,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和尼采。 (1)康德 ①康德的意志自由论认为,艺术是作家、艺术家们无目的的天才创造物。强调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视为艺术和审美活动的精髓。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丝毫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②康德的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先验论上,使其关于美与艺术的论述充满了矛盾。 (2)尼采 ①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志主宰着世界万物,具有无限的能动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②在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从美学出发,认为艺术的两种根源是日神冲动[造型]和酒神冲动[音乐],对应“梦”和“醉”两种审美状态。他强调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存在于人的深层本能。 (3)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家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特征。 2客观唯心主义艺术观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黑格尔。 (1)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①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 ②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 ③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是不真实的。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艺术和真实之间隔着三层。 (2)黑格尔 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建立在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艺术的本质是“理念”或“绝对精神”。 (3)“文以载道说” “文以载道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涉及“文”“道”关系时的基本命题之一。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在《文心雕龙》首篇中谈到“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到了宋代,理学家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更是走上了极端。“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朱熹认为:“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总之,“文以载道说”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3机械唯物主义艺术观 机械唯物主义观下的艺术是现实的模仿或再现。这种观点重视和强调了艺术创作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过分夸大了客观因素,忽视和否认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在艺术本质问题中存在片面性。 (1)模仿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他强调,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不应“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应“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对艺术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十七八世纪,一直为欧洲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所信奉。 (2)再现说 再现说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主要代表人物是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其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进一步指出,对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应当作如下解释: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从这个角度肯定了美离不开人的理想,肯定了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在说明生活和对生活作判断时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机械唯物论的缺陷,使他在美学和艺术思想中充满了矛盾,尤其是他过分抬高现实美,贬低艺术美,他在一个很有名的比喻中,曾经把生活比作金条,把艺术作品比作钞票,以此说明艺术只是生活的代替品,自身缺少内在的价值,显示出机械唯物主义的偏见。 4形式主义艺术观 形式论认为艺术性在于形式,在于组成艺术的形式因素。艺术的价值在于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同现实的内容无关。俄国形式主义宣称:“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的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