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2024年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为了帮助参加考研科目为“教育心理学”的考生复习备考,我们根据教育心理学经典教材和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该考研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教育心理学”相关考研真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详尽的答案解析。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本部分参考了多部教育心理学经典教材知识体系,重新规划章目,并按章目精心选题,并提供详尽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统考2022年研] A.情境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主动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它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因此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 2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统考2022年研]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自主需要。自主需要是指个体希望具有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能力,即希望能够更多地依赖自己而不是他人做出决定。如果受到他人或外部事件控制时,大多数的人会感到不愉快。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B项,“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体现了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外界的奖励或压力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当选。 3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统考2022年研]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题干中通过背景情境来学习单词正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 4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统考2022年研]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问题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其中结构不良的问题是指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ABC三项,均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D项,需要确定评价的方式或者维度等才能进行评价,所以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 5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统考2022年研] A.接受水平 B.组织水平 C.性格化水平 D.反应水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布卢姆等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中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五个亚领域,主要包括接受(注意)、反应、价值的评估(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组成的性格化五类。①接受:具有意识、愿意和关注的素质,包括意识、愿意和专注。②反应:对一种情境做出默许、依从和评估等反应的素质,包括默许、依从和评估。③形成价值:接受、喜爱与承诺某一价值观的素质,包括接纳、喜爱和确证。④组织价值观念系统:重点在于解决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进行联合和综合。⑤性格化: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着他的行为。题干中,提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正体现了观念的性格化。 6“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映的是条件作用的(  )。[统考2021年研] A.分化 B.消退 C.泛化 D.强化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分化是指经过选择性强化或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B项,消退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没有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C项,泛化是指某一特定的条件反射形成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中因为敌军的刺激,导致把“风”“鹤”“草木”(类似“兵”的刺激)都当成了敌军。D项,强化是指能提高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 7根据科尔伯格道德理论,学生最有可能出现创造性行为减少的阶段是(  )。[统考2021年研]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①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