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催化剂的制备;1、沉淀法;形成沉淀的条件
溶液过饱和;沉淀过程
晶核的生成;晶核的长大;过饱和度(S=C/C*)与时间(t)的关系;晶核生成速率 晶核长大速率:
离子很快聚集成大量晶核,溶液的过饱和度迅速下降,溶液中没有更多的离子聚集到晶核上,于是晶核就迅速聚集成细小的无定形颗粒,得到非晶形沉淀,甚至是胶体
晶核长大速率 晶核生成速率:
溶液中最初形成的晶核不多,有较多的离子以晶核为中心,按一定的晶格定向排列而成为颗粒较大的晶形沉淀;金属盐类和沉淀剂的选择
金属盐类的选择
沉淀剂的选择;影响沉淀的因素
溶液的浓度;
温度;
pH值;
加料方式;
搅拌强度;沉淀法的分类
单组分沉淀法;
(多组分)共沉淀法;金属;
均匀沉淀法;沉淀剂;
超均匀共沉淀法;
导晶沉淀法
配位(共)沉淀法;沉淀的后处理过程
老化
过滤
洗涤
干燥
焙烧
成型
活化;沉淀的后处理过程
老化(陈化、熟化);小结:
晶形沉淀形成条件:
沉淀应在稀溶液中进行
沉淀剂应在搅拌下均匀缓慢加入
较热溶液中进行
老化
非晶形沉淀形成条件:
沉淀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沉淀剂应在搅拌下迅速加入
沉淀后,加入较大量热水稀释(减少杂质),立即过滤
;
过滤与洗涤;
干燥与焙烧;
成型(后面详细介绍)
活化(还原、硫化);2、溶胶-凝胶法;Four main steps in the sol–gel preparation;胶体化学简介
溶胶;胶团的结构:—— 扩散双电层结构;
凝胶;Sol-Gel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
金属醇盐;
水解;
胶溶
胶凝;
凝胶的干燥;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冻结干燥法
微波干燥法
真空干燥法;实例:负载型钨磷酸HPWA/SiO2催化剂;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优点
可以制得组成高度均匀、高比表面的催化材料
制得的催化剂孔径分布较均匀,且可控
可以制得金属组分高度分散的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微乳化技术;微乳液(体系)组成:
有机溶剂:C6~ C8直链烃或环烷烃
水(溶液)
表面活性剂:阴离子— AOT(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
阳离子—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非离子— Triton-X (聚氧乙烯醚类)
NP(含聚氧乙烯醚)
助表面活性剂:中等碳链C5~ C8的脂肪醇
(有些体系可不加);微乳液(体系)的制备:
Schulman法:把有机溶剂、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再滴加助表面活性剂,直至体系突然变透明
Shah法:把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体系在瞬间突然变透明
微乳液(体系)的类型:
O/W(水包油)型:油分散在水中
W/O(油包水)型:水分散在油中 — 纳米催化剂制备常用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超细)催化剂
具体方法;微乳内形成纳米(超细)粒子的三种情况;影响生成纳米粒子的因素
W/O值
反应物浓度
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
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
温度;在高温条件下将催化剂的各组分熔合成为均匀的混合体、合金固熔体或氧化物固熔体,以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机械强度的催化剂
缺点:比表面积小、孔容低、通用差
(用于制备合成氨熔铁催化剂、F-T合成催化剂、骨架金属催化剂等)
如,合成氨熔铁催化剂:
将磁铁矿(Fe3O4)、硝酸钾、氧化铝等于1600oC高温熔融,冷却后破碎,然后用H2还原成Fe-K2O-Al2O3催化剂
如,Raney型骨架Ni催化剂:
;5、混合法;6、浸渍法;优 点:;载体的选择与预处理;载体的选择因反应不同而异:;浸渍液的配置;浸渍过程;Uniform Egg-shell Egg-white Egg-Yolk;Influence of Coadsorbing Ions - 竞争吸附法;浸渍法分类
过量浸渍法:将载体浸渍在过量溶液中,溶液体积大于载体可吸附的液体体积,一段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液体,干燥、焙烧、活化
等体积浸渍法: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实际采用喷雾法——把配好的溶液喷洒在不断翻动的载体上,达到浸渍的目的)
多次浸渍法:将浸渍、干燥和焙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