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豫剧电影的历史及艺术嬗变轨迹
作为戏曲电影百花园的新秀,豫剧电影虽产生较晚,但至今已走过60年,经众多艺术家与电影工作者探索留下了诸多精品。21世纪以来,豫剧电影率先走出式微状态,成为戏曲电影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本文在全面搜罗资料的基础上,对60年来的豫剧电影史进行梳理,并探究其艺术嬗变之轨迹及其与豫剧间之关系,为当下戏曲电影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一、辉煌的起点(1956—196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逐步稳定及国家和平时期戏曲政策调整,戏曲电影重新起步,大量戏曲被搬上银幕。1956年10月,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标志着豫剧电影诞生。相较京剧(1905)、越剧(1948)、评剧(1953)、汉剧(1954)等,首部豫剧电影迟至1956年才出现,显得较晚,但此前为数不少的戏曲电影积累与探索,为豫剧电影提供了诸多借鉴。
新编古代戏《花木兰》由陈献章、王景中据马少波同名原著改编而成,1950年由香玉剧社首演,此后经常香玉多年演出打磨成其代表作。拍摄电影时,其舞台艺术已炉火纯青,几未有改动,是对其艺术成就的忠实记录。《花木兰》在电影市场上受大众追捧,截至1958年不完全统计,观众达1.14亿人次,①达到了当时最受观众热捧的故事片如《白毛女》《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的观众人次。因此,豫剧电影在产生伊始就出现了一个辉煌的开端。
除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外,还有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1958)、胡小凤的《穆桂英挂帅》(1959)、顾锡轩的《寇准背靴》(1961)、王善朴与魏云的《朝阳沟》(1963)、任宏恩的《人欢马叫》(1965)5部。
从剧目类型看,囊括了传统戏、新编古代戏与现代戏。传统戏如《穆桂英挂帅》《寇准背靴》。前者为豫剧大师马金凤的代表作,原名《老征东》,其13岁时已开始演唱,1954年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将其改编为《穆桂英挂帅》,将民族兴亡与人物命运相连,表现杨家将忠心报国精神。后者剧情跌宕起伏,唱腔豪迈刚烈,为顾锡轩拿手好戏,包容有眼神功、帽翅功、靴子功等表演技巧,跌跤甩靴、背靴快跑等一系列动作,妙趣横生。现代戏如《朝阳沟》《人欢马叫》,前者1958年首演于郑州,当年夏应邀参加全国现代戏剧目展演,获全国性声誉,是豫剧现代戏的经典代表作;后者1963年由许昌专区二团首演。整体而言,这些剧目多是全国戏曲文艺汇演脱颖而出的知名剧目。可以说,新中国豫剧事业的大力发展,为豫剧电影提供了丰富剧目。
主演既有常香玉、马金凤、王善朴、顾锡轩等成名演员,也有魏云、任宏恩、胡小凤等青年演员。其中顾锡轩当时已年届86岁;胡小凤拍摄《穆桂英挂帅》时才13岁。此阶段将表演艺术大师的代表性剧目拍成电影,既非纯粹市场行为,也非纯粹艺术行为,而是表征着新政权对表演艺术家的礼遇及对其艺术成就与政治地位的双重肯定。
一些知名的戏曲电影工作者如徐苏灵、崔嵬、曾未之参与到拍摄实践中,既保持了豫剧传统形式,又较好地运用视听语言,积累了艺术创作经验。此阶段的豫剧电影多以长镜头拍摄,以舞台纪录形式为主,以便保留和再现经典剧目与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魅力,保存了豫剧艺术精华,扩大了豫剧艺术影响力。
这些豫剧电影在市场上获得了观众的欢迎,为豫剧电影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朝阳沟》作为现代戏登上银幕的先锋,拷贝发行量在全国所有类型影片中居首,红遍大江南北,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里程碑式的豫剧电影。总之,《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最知名的豫剧电影,代表着豫剧电影的辉煌起点。
二、百花争胜阶段(1976—1988)
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戏曲电影创作因“文革”全面爆发而停顿,数年间无作品出现,后来“样板戏”电影几独霸银幕,豫剧电影处于空白期(1966—1976)。“文革”后,缘于文艺事业及戏曲的复兴,1977年到1987年拍摄戏曲电影达百余部,戏曲电影迎来第二个高潮。其间豫剧电影也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进入百花争胜阶段。
1979年,豫剧《七品芝麻官》由谢添执导,牛得草主演,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吹响了新时期豫剧电影百花争胜的号角。此剧是河南豫剧二团与鹤壁市豫剧团据传统豫剧改编而成,塑造了唐成不畏权势、敢于坚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作为名导与名演的联袂之作,其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成为新时期豫剧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豫剧电影史上首获全国大奖的作品,为新时期豫剧电影百花争胜鸣锣开道。
此外,还有《包青天》(1980)、《包公误》《洛阳桥》《桃园喜》(1982)、《程咬金照镜子》《樊梨花》(1983)、《风雨情缘》《三全其美》(1984)、《花枪缘》《巧配鸳鸯》《倔公公犟媳妇》《文帝杀舅》《棒打薄情郎》(1985)、《芙蓉女》《七奶奶》《抬花轿》《武当仙袍》《丫环传奇》(19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科医生慢性病共病综合防治临床实践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疼痛管理疗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日本岛津氨氮NHN-4210操作说明书.pdf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西安交通大学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储能原理与技术》课件 2016年ppt.pptx VIP
- 实验室认可(CNAS)咨询方案.pdf VIP
- 四大发明造纸术课件.ppt VIP
- 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册).doc VIP
- 【福师网考】福师大网考《仪器分析》2023年复习题.docx VIP
- 智慧楼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精品.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