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云斌教学实录之《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第14课)
一、课前屏显“致终将长大的孩子”,配乐《蜗牛》
二、导入:故事会
话说二战期间,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猖獗,疯狂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极其艰巨又极其危险的任务。那就是,他要驾驶一辆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当他接到任务时,他觉得此次任务几乎无法完成,他就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想象着自己粉身碎骨,想象着自己鲜血飞溅,想象着再见不到可爱的家人,想到这一切,他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但是,这位上尉最终凭借自己的毅力与胆魄,孤身一人飞跃千山万水,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 “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师:我想大家知道这位飞行员是谁了?
是什么经历让一个曾经是懦弱的“胆小鬼”华丽转身,蜕变成后来的“孤胆英雄”呢?那就让我们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来探寻他的成长的心路历程吧!
三、学习任务一:预习检测
这篇课文,从爬“悬崖”的小事写起,采用了“以小见大”方法,先极力体现“我”爬“悬崖”时心理的,到后来通过父亲指导的的方法爬下“悬崖”,从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可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四、学习任务二:赏析词句探析心理
默读第7-17小节,注意:划出表现当时“我”心理状态的重点语句、圈出关键字词,并在书旁写下你的理解。
时间差不多了,可以分享阅读成果了吗?
生:“我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中“满头大汗、浑身发抖”说明我害怕得出汗发抖了。
生:“怦怦”用的好,突出我的害怕。
师:“怦怦”能改成“怦”吗?
生:不行,两个怦,叠词,小心脏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更能突出我的魂飞魄散,无比害怕。
生:“但是我不能……我……”破折号省略了他后面说的话,说明他很害怕,没法继续说下去了。
生:“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人紧张的时候,隐隐约约就会听见自己的那颗心在哭泣。所以,这些心理描写非常逼真地写出了那天在悬崖上我的紧张与害怕。
屏显:
A“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
B“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师:说说B句“趴”能否与A句的“扒”字调换位置使用?为什么?
师:汉语字典“趴”:
1、身体向下倒伏。如:「趴在地上。」
2、身体向前弯曲靠在物体上。如:「午休时间,大伙都趴在桌上小憩片刻。」
生:此处是1、身体向下倒伏,程度更重。更能说明我当时不只扑在地上,而且因为恐惧而不敢站,身体倒在岩石上。
师:哪位同学能即兴表演一下吗?
生:表演扑在书桌上,而且浑身发抖,脸色铁青状。
师:这位同学的表演很精彩,看来很有当演员的潜质啊。
其实只要我们同学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文段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玩味的语句,如果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课后再继续交流。
五、学习任务三:感受父亲的疏导艺术
恐惧害怕的我,终于盼来了救星——父亲。
1、默读第18-28小节,请找出语段中“我”语言描写的句子。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说。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师:哪位学生朗读一下?
师:好,同学们刚才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来说说,你们对他朗读满意吗?为什么?
生:没有读出情感的不同。第一句是恐惧害怕。第二局则是对父亲的生气。近在眼前却不来救我。
生:到底我是不是你的儿子啊。(潜台词:我就是个捡来的野孩子。)
生:第一句要哭哭啼啼,幽幽咽咽。第二局则要歇斯底里,发狂。
2、父亲来了,父亲是怎样帮助我脱离险境的?
请同学们默读第18-28小节,并用刚才的方法划出有关父亲劝导的重要语句,圈出关键的字、词。
生:父亲强调了一个“能”。
师:“能”去掉,意思也不会变啊。去掉行吗?
生:原先我都说“不”,我的字典里全是自我否定,那么地懦弱,胆怯。
生:不行,“能”和文中的“不”形成鲜明的反差,给我自信,给我强大的心理力量。)
师:好,我们齐读语句,重读“能”。
生:父亲还强调了“一小步”、“一点儿”、“就几英寸远”“走好第一步”——小意思,小case,不要害怕,不足为惧---------显得:风轻云淡。)
生:父亲说“我给你照亮”“相信我”——让“我”觉得强壮的父亲在,就有安全感,无所畏惧。)
屏显:
“当你内心充满恐惧时,拍拍你的背,找回勇气,你就会好起来!”----《摔跤吧爸爸》
师:一位睿智的父亲,循循善诱,引导亨特亲自爬下悬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