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来西亚中文报沙巴州,为我做个故事
马来西亚是中国最集中的海外中国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海外广告所在地。它是除了中国之外, 中文媒体最集中、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的地区。据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年7月的最新统计, 马来西亚中文报2012年下半年每日发行量达847400份, 其中《星洲日报》占404478份, 在全国中文报及各语文报章中独占鳌头。
今夏到东马沙巴州度假, 再次深切感受到了当地中文报纸的“强悍”。沙巴州, 面积76115平方公里, 大致是我国台湾岛的两倍大, 但人口仅约300万, 其中华人华侨约占1成多。这里几乎随处都可见到中文, 从中文各种招牌、广告牌到报摊上中文报纸杂志, 中文运用到了沙巴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媒体人, 我最关注的是当地的中文报纸。到访第一天, 就感觉被中文报社“包围”了。因为, 在我所住的亚庇凯越酒店方圆一公里内, 竟然聚集了《诗华日报》、《华侨日报》、《亚洲时报》这3张当地最主要中文报纸的总部。
《诗华日报》1952年创刊, 发行量超过94000份, 是东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 在古晋、美里、斗湖、亚庇有分社。该报现日出对开纸十二大张四十八版, 版面主要内容有《要闻》、《国内新闻》、《马汶新闻》、《沙巴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论坛》、《体育新闻》、《综合》、《影视》、《自然健康》等。
《华侨日报》是沙巴州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 创刊于1936年, 每日至少出版32版, 一般都在48版上下。星期天还随报附送16版《华侨周刊》。
《亚洲时报》是沙巴州首府亚庇市的“土生土长”的报纸, 1976年在亚庇市创刊并发展至今, 目前每天至少出40版。其中包含一份风格独特的《亚洲精采》杂志 (共8版, 周日为24版) , 附报赠送。
大体系的受众群
在研究沙巴中文报纸发展路径之前, 我一直很疑惑, 沙巴州华人人口仅有40万左右, 但存在多张中文报刊, 在这一个狭小的市场内, 这些报纸都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在沙巴呆了一周后, 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当地华人爱看报, 纸质阅读率高得惊人。在路边, 我们几乎随处都可见到售卖华文报纸的小店, 在一排商店中必然会有一个是贩卖报纸的。一位华人报摊主告诉我们, 沙巴地处热带, 当地人工作节奏相对慢、生活很休闲。几个人凑在一起吃个早饭, 能花上两个小时。买一份报纸, 一起谈论报纸上的新闻, 是最常见的现象。他的报摊拥有许多天天光临的老客户。
与中国内地纸质媒体的受众群老龄化不同, 沙巴当地报纸的受众群的年龄分布相对合理。一个在亚庇“中国城”门口摆报摊的华人摊主告诉我们, 他的客户主要是“中国城”内的店主, 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大致各占一半。不过, 相对而言, 中老年人更喜欢《华侨日报》与《诗华日报》。年轻人喜欢语言风格与内容更有当地特色的《亚洲时报》与《沙巴日报》。
在与华人报摊摊主的聊天中发现, 当地报纸的销售方式主要是终端零售。报纸价格相差不大, 零售价格每份大致在1.3-1.5马币之间, 相当于人民币2.6元到3元不等;摊贩批发价大致在1马币, 相当于人民币2元。由于沙巴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纸张成本都远低于中国, 均相当于中国的2/3, 所以当地报纸光靠发行基本就能实现保本。
民生新闻视角
我读东南亚的中文报纸, 总会感到有一种既生疏又亲切的感觉, 生疏的重要因素是语言中一些词汇和句式和中国大陆使用的现代汉语标准有点差异。东南亚的中文往往表现为文言、简洁。
当地中文报纸似乎对政治关心不够, 不存在中国报纸的摆位问题, 只要读者喜欢看, 怎摆放也行。比如《诗华日报》7月28日, 马来西亚总统的新闻被放在了国内版下部。同日的头版是《监督罪案主席中枪》、《拾蚌惊遇灵异4人林中走失》等。7月30日出版的《亚洲时报》把一则“增加柴油供应, 解柴油荒”的消息放在了头版头条, 做了题为《贸消部批准增加供应量沙巴柴油荒解决》的报道。这条消息看起来带些许政治色彩, 但结合沙巴当地情况来看, 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民生新闻。沙巴州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原油生产地, 当地的油价较之国内低得让人流口水。当地91号汽油 (相当于国内93号汽油) 价格仅为每公升 (相当于国内的2升) 1.9马币, 折合人民币, 为1.9元/升。当地每家每户都有两三辆汽车, 所以, 汽车加油问题, 也就成了当地最热门的民生话题。
看沙巴当地的中文报纸, 无论是《诗华日报》还是《华侨日报》、《亚洲时报》, 都喜欢登载老百姓身边的小事, 以及对老百姓的生活有指导性的内容。以7月30日《诗华日报》为例, 《劫匪击破车镜掠妇女2万6千现款》、《杨爱华吁设调委会彻查柴油短缺因素》、《泊车遭刀匪掠皮包女郎反抗割伤手掌》、《三脚石建路未竣先毁黄天发促百林交待》等民生新闻依次登上了各自版面的头条或者纤腰位置。这天正刊24个版, 都是刊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