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头翁》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悲白头翁》考 刘希义有一首诗《爱在佛经》,这首诗也被编入《乐府白马歌》。例如,《文苑英华》属于乐府,《乐福诗集》收录在相和歌《楚歌》中。那么, 《代悲白头翁》是否又名《白头吟》, 是否亦是一首乐府诗, 尚需进一步考察。 一、 《麻黄咏》作《东南角合测试 《白头吟》是乐府相和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题解曰: 《晋书·乐志》曰:“凡乐章古辞存者, 并汉世街陌讴谣, 《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其后渐被于弦管, 即相和诸曲是也。(P376) 《白头吟》一曲存有汉代古辞, 其古辞相传为卓文君所作。《乐府诗集》又载: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曰:《白头吟行》歌古‘皑如山上雪’篇。”《西京杂记》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 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 相如乃止。”《乐府解题》曰:“古辞云‘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又云:‘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始言良人有两意, 故来与之相决绝。次言别于沟水之上, 叙其本情。终言男儿重意气, 何用于钱刀。若宋鲍照‘直如朱丝绳’, 陈张正见‘平生怀直道’, 唐虞世南‘气如幽径兰’, 皆自伤清直芬馥, 而遭铄金玷玉之谤, 君恩以薄, 与古文近焉。”一说云:《白头吟》疾人相知, 以新间旧, 不能至于白首, 故以为名。唐元稹又有《决绝词》, 亦出于此。(P599-600) 相传, 有那样一个夜晚, 司马相如以琴声相挑, 卓文君听琴语而动情, 不仅是琴声, 更是司马相如的才华令她心生爱慕, 文君不惜冲破礼教, 不惜与父亲反目, 而同相如私奔。可是, 相爱容易相守难, 为生计, 文君当垆沽酒, 逼其父卓王孙厚给二人。也许是浓情转淡, 也许当初夜奔之举尽管痴情, 但也被相如看轻了, 更多的是身处于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 终于, 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 在悲戚、失望之际卓文君作了这首《白头吟》“以自绝, 相如乃止。”《白头吟》古辞如下: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 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 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 鱼尾。男儿重意气, 何用钱刀为!(P600) 如前引《乐府解题》所言, 辞中表明了“决绝”的原因, 描绘了分别的场景, 感叹男儿应该重情而轻利。其“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句, 是曲名《白头吟》所本, 即渴望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吟唱。《白头吟》一曲的本事如此, 汉代之后这一曲调的创作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脱离本事。前《乐府解题》有言:“若宋鲍照‘直如朱丝绳’, 陈张正见‘平生怀直道’, 唐虞世南‘气如幽径兰’, 皆自伤清直芬馥, 而遭铄金玷玉之谤, 君恩以薄, 与古文近焉。”1鲍照、张正见等人的《白头吟》用其本事, 不咏爱情的坚贞, 而是“自伤清直芬馥, 而遭铄金玷玉之谤, 君恩以薄”。自己的“清直芬馥”遭他人玷污而被君弃, 君恩亦薄, 如同《白头吟》本事里卓君对相如的爱情, 纯洁如一, 无奈相如已有两意, 郎情薄, 难白首。因此, 鲍照等人的《白头吟》不离古辞本事, 延续了古辞的主旨和抒情, “与古文近焉”。在题解中郭茂倩补充道:“一说云:《白头吟》疾人相知, 以新间旧, 不能至于白首, 故以为名。唐元稹又有《决绝词》, 亦出于此。”此乃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古辞, 文君的幽怨之情指向了“茂陵人女”, 因她的介入, 而不能与相如白首。 唐代《白头吟》的创作数量较丰, 总体来看, 亦未脱离古辞本事, 如张籍作《白头吟》: 请君膝上琴, 弹我《白头吟》。忆昔君前娇笑语, 两情宛转如萦素。官中为我起高楼, 更开华池种芳树。春天百草秋始衰, 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 今朝已道不相宜。扬州青铜作明镜, 暗中持照不见影。人心回互自无穷, 眼前好恶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 菖蒲花生月长满。(P603) 诗中叙述的是曾经的深情终被弃, 白首到老的誓言已成空, 形影相吊, 寂寥一身, 君情决绝难返, 与古辞《白头吟》一脉相承。不仅是乐府诗创作, 汉之后的诗歌中, 以用典方式出现的《白头吟》亦多是取其本事包含之意, 如: 劳歌欲叙意, 终是白头吟。 (孔德绍《夜宿荒村诗》) 如何悲此曲, 坐作白头吟。 (袁朗《秋夜独坐》) 如何此日嗟迟暮, 悲来还作白头吟。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勿听白头吟, 人间易忧怨。 (王昌龄《悲哉行》) 江边送孙楚, 远附白头吟。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 卓女白头吟, 阿娇金屋赋。 (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秦楚眼看成绝国, 相思一寄白头吟。 (钱起《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风月寂寥思往事, 暮春空赋白头吟。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用《白头吟》一典表达的是思念、悲伤、哀怨、寂寞之情, 而这样的情怀是古辞中所蕴涵的。比较而言, 刘希夷的《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