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化技术的发展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生化技术的发展 不知不觉中,已经上了一学期的课程了。开始时以为这是一门讲解科学前沿 成果的课,后来渐渐意识到,这是一门主要讲解生物方面的课程。虽说有点小遗 憾,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也让我收获颇丰。 作为一名化学院的学生,学这门课总是会不自觉的联想到生物化学,那么, 何为生化呢? 生物化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 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 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虽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实际上有 很多大的复合物分子 (称为 “聚合物”)是由相似的亚基(称为 “单体”)结合 在一起形成的。每一类生物聚合物分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亚基类型。例如,蛋白质 是由20 种氨基酸所组成,而脱氧核糖核酸由4 类核苷酸构成。生物化学研究集 中于重要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特别着重于酶促反应的化学机理。在生物化学研 究中,对细胞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行得相当深入。生物化学的其他研究领 域包括遗传密码(DNA 和 RNA )、 蛋白质生物合成、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 )以及细胞信号转导。 近期,随着 《生化危机》这部电影的广泛播放,生化技术也已经进入了大众 的视线中。但电影难免有夸张和炒作部分,所以导致大家对生物化学有了一定的 偏见,但实际上,生化技术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危机,更是前所未有的契机。 生物科学在20 世纪有惊人的发展,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尤为 迅速,这样一门最具活力和生气的实验科学,在21 世纪必将成为带头的学科, 这主要有赖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里我们简单 回顾一下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历史。 20 年代: 微量分析技术导致了维生素、激素和辅酶等的发现。 30 年代: 电子显微镜技术打开了微观世界,使我们能够看到细胞内的结构 和生物大分子的内部结构。 40 年代: 层析技术大发展,两位英国科学家Martin 和Synge 发明了分配 色谱(层析),他们获得了 195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层析技术成为分离 生化物质的关键技术。同时期“电泳技术”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它是由瑞典的著 名科学家Tisellius 所奠基,从而开创了电泳技术的新时代,他因此获得了 194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50 年代: 自1935 年Schoenheimer 和Rittenberg 首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示 踪用于碳水化合物及类脂物质的中间代谢的研究以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50 年代有了大的发展,为各种生物化学代谢过程的阐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60 年代: 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 HPLC 技术、红外、紫外、圆二色等光谱技术、NMR 核磁共振技术等。 此外,在 60 年代,层析和电泳技术又有了重大的进展,在 1968—1972 年 Anfinsen 创建了亲和层析技术,开辟了层析技术的新领域。1969 年Weber 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蛋白质的分子量,使电泳技术取得了重大 进展。 70 年代: 基因工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Arber ,Smith 和 Nathans 三 个小组发现并纯化了限制性内切酶,197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erg 等人首次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了DNA 分子,并实现了DNA 分子的重组。1973 年,又由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Cohen 等人第一次完成了DNA 重组体的转化技术,这一年被 定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年,Cohen 成为基因工程的创始人,从此,生物化学进入了 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各种仪器分析手段进一步发展,制成了 DNA 序列测定仪、DNA 合成仪等。 80 至90 年代: 基因工程技术进入辉煌发展的时期,1980 年,英国剑桥大 学的生物化学家 Sanger 和美国哈佛大学的Gilbert 分别设计出两种测定DNA 分 子内核苷酸序列的方法,而与Berg 共获诺贝尔化学奖,从此,DNA 序列分析法 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他们3 人在DNA 重组和RNA 结构研究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1 年由Jorgenson 和Lukacs 首先提出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 由于其高效、快速、经济,尤其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