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畲族历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说畲族历史 广东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广东,共创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秦,广东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内中“各有种姓”。秦统一全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广东境内有黎、壮、畲、满、回、苗、瑶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但只有壮、黎、畲是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其中壮、黎二族是岭南百越古族的后裔。 潮州土著的畲族,从唐代以来,即著称于史册。华南畲民分布,据专家调查,皖、浙、赣、粤、闽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的祖图和族谱,无不记载着他们始祖盘瓠的传说和盘王祖坟的地点均在饶平的凤凰山,换句话说,凤凰山是该族祖先策源地。” 美丽的凤凰山是少数民族----畲族的发源地之一。传说,上古时代,人身犬头的盘瓠带着高辛帝的三公主,来到凤凰山落户,开创了畲族一宗。至今,畲族社会中还广泛流传着 盘瓠神话,以及与此有关的图腾、习俗、礼仪、标志、禁忌等,形成了畲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招兵节、祭祖图了。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 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解放后,改称为“畲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早在春秋时候《易.无妄》就有“不耕获,不灾畲”之句。汉前史籍上的“畲”意为刀耕火种。《集韵》有“畲,火种也”。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竹枝词》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这是古代文人墨客以诗来描绘畲民的劳动生活。“畲”字被作为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史书的记载,于1956年正式把畲族确定为这一民族的名称。 畲族《起源歌》里述说了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畲族从广东至福建、江西、浙江频繁地迁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式,在山区森林中搭寮居住。他们从事狩猎、种山,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在景宁敕木山和云和岗头庵一带的畲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山洞作住房,蓑衣作衣裳,烤火代棉被,野菜作粮草,辣椒作油炒。”他们男女共同耕作,虽然生活艰苦却保持着乐观的性格。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畲族文化,其服饰、婚嫁、祭祖、丧礼、红年猪、操石磉、水竹嗒等,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在古代社会,畲族是一个骁勇彪悍的民族。据史志记载,从唐代至清代,畲族反抗封建朝廷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就不曾停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畲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官僚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同时畲族人民还遭受民族歧视,畲族山区的经济生活更加恶化。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在党的指引下,畲族人民才找到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由于畲族散处于中国共产党革命较早的东南数省,因而成为参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运中就有畲民参加,与广东相邻的闽西,赣南的畲族地区也有畲族青年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等广大的畲族地区都燃起了革命的火焰,畲族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工农武装政权。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册中,写下畲族革命的壮丽的篇章。今天在上杭县汀江河畔辟为博物馆的临江楼陈列室中107位长征战士中有8名是畲族。闽东是畲族主要聚居区,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畲族地区成为党和红军的可靠的根据地,在1938年北上抗日的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中有畲族指战员218人。该县还出现2名共和国的将军蓝庭辉,雷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畲族人民贡献出热血和生命。 此外,畲族族源还有“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多种说法。总之,众说纷云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