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 3 类 (1 分): (1) WHO 公布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 (ICD)》,简称国际疾 病分类 (3 分) ; (2) 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 (3 分); (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 (3 分) . 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 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2 分)。 (2)症状复杂多样, 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 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为毫无意义的胡 思乱想、强迫观念等 (2 分) . (3) 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 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 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2 分)。 (4)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 或基本完整(2 分)。 (5)症状持续时间至少已 3 个月(惊恐障碍除外) (2 分) .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 出汗、 震颤等植物神经症 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 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 性焦虑障碍 (4 分)。 惊恐障碍包括三部分临床症状: (1)惊恐发作:惊恐障碍的典型表现是,病 人正在进行日常活动, 如看书、 进食、 散步、 开会或操持家务时, 突然感到心悸, 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 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 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 或即将失去 理智。此种发作,历时很短,一般 5 分钟—20 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即可自行 缓解;或以哈欠、排尿、入睡而结束发作。发作之后,病人自觉一切如常;但不 久又可突然再发(2 分) 。 (2)预期焦虑:大多数病人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 的间歇期, 常担心再次发病, 因而惴惴不安, 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的 症状(2 分)。(3)求助和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病人难以忍 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在发作的间歇期, 60%的病人由于担心发病时得 1 不到帮助,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热闹场所, 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伴,即继发广场恐怖症(2 分)。 常见的妄想有以下 13 种: (1) 关系妄想 (2) 特殊意义妄想 (3)被害妄想 (4) 影响妄想 (5)夸大妄想 (6)罪恶妄想 (7)疑病妄想 (8)嫉妒妄想 (9)钟情妄想 (10)被窃妄想 (11)内心被揭露感(12)变兽妄想 (13 )非血统妄想 (全部答对 10 分,少答一个扣 1 分) (1)高度情感性 (1 分):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冲动、任性、急躁易怒、 敏感多疑, 常因微小锁事而发脾气或哭泣。 情感反应过分强烈, 易从一个极端转 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情用事 (2 分)。 (2)高度暗示性 ( 1 分):指患者很轻易的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 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示;当时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 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 .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 ,如对某件事 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2 分)。 (3)高度自我显示性 (1 分) :具有 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 已,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病后主要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1 分)。 (4)丰富幻想性 (1 分):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 把现实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印象(1 分)。 (1)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 ( 1 分):病人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 有驱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频频出现的痛苦梦境,称为回闪,此时病人完全仿佛 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况,重新表现事件发生时所伴有的各种情感 (2 分)。 (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 (1 分):在创伤性事件后,病人对与创 伤相关的刺激存在持续的回避.回避的对象不仅限于具体的场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