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学生诘问到史料实证
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关于纸的发明时间时,我遇到了学生的如下诘问:“既然纸的发明在西汉,那么战国时期的赵括是不可能‘纸’上谈兵的。那么赵括到底有没有‘纸’上谈兵?”我为学生敏锐的质疑所打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搜集史料对纸的发明、纸上谈兵的历史事实进行实证,证实或者证伪,以对上述诘问作出合理历史解释。以下是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并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成果。
一、纸的界定、发明与史料实证
我们日常所用的纸,按其功能可分为承载信息与非承载信息两大类。前者如书写、绘画、印刷等,后者如吸附、包装、填充等。本文所讨论的纸,主要指前者。中国古代具有承载信息功能的材料还有甲骨、金石、缣帛、简牍等,世界古代此类材料有莎草、贝叶、泥板、羊皮等。可见,单以功能对纸进行界定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结合纸的属性进行界定。《古代汉语词典》将纸界定为:“写字、绘画、印刷等的用品,多用丝絮、植物纤维制造。”《现代汉语词典》将纸界定为:“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由古至今两相比较可得出,纸的主要功能始终是承载信息;纸最早的制造材料可能是丝絮,植物纤维逐渐取代丝絮成为主要制造材料。
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说文解字》成,将纸界定为:“纸,絮一苫也。从系,氏声。”[1]絮,指丝絮。苫,指帘子或席子。从系,指与丝有关。所谓纸,指帘子状或席子状的丝絮。由此可见到公元100年时的中国古人还是以丝絮为纸的主要制造材料的。《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造纸,原文为“伦乃造意……”。其前一句为“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不管是《说文解字》还是《后汉书》都将纸最早的制造材料指向了丝絮或缣帛。
东汉以后以丝为制造材料的“纸”被以植物纤维为制造材料的“纸”取代,许慎解说的“纸”字的古义消失。当代著名科技史学家潘吉星给出了今义“纸”的权威界定:“所谓纸,指植物纤维原料经机械(切断、舂捣)及化学(碱液蒸煮)处理,再制浆、抄造、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片状纤维制品,供包装、书写、印刷等用。”[2]
以纸的界定为基础,我们方可对纸的发明时间进行实证。史学界曾认为是“蔡伦发明了纸”,其史料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著名片段:“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教材相应正文也由该段文字翻译得来。至今,蔡伦仍是有名字可考的最早造纸者。但是,“蔡伦发明了纸”已为新史料尤其是考古实物类史料所证伪。
1925年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3]在实证纸的发明时间时,我们也可以用“地下之新材料”来补正“纸上之材料”。20世纪以来,我国至少7次发现了西汉纸的考古实物(如下表[4]),证实了蔡伦前已经有纸的历史事实,证伪了“蔡伦发明了纸”的原有结论。因为还有少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蔡伦发明了纸”,教材采用了比较严谨的表述:“人们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
纸名 年代 出土时间 出土地点 备注
1 罗布淖尔纸 前73~前49 1933 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2 灞橋纸 前140~前87 1957 陕西西安灞桥砖瓦厂工地清理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3 金关纸 前52~前23 1973~1974 甘肃居延汉肩水金关军事哨所窖藏清理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4 中颜纸 后1~5 1978 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建筑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5 马圈湾纸 前65~后23 1979 甘肃敦煌马圈湾屯戍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6 放马滩纸 前176~前141 1986 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清理 纸上绘有地图
7 悬泉纸 前140~前7 1990~1992 敦煌甜水井汉悬泉置邮驿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有文字
据表,放马滩纸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纸的考古实物。教材也以插图形式将其引用,题为“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放马滩纸有地图,可书写,但确无文字。虽然悬泉纸有文字,但对它的断代史学界还有分歧,有人认为是东汉也有认为是魏晋的墨迹。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关于西汉纸的表述是非常严谨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极好地体现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教材表述为:“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综合运用上述文献类史料和考古实物类史料进行实证,学生比较顺利地得出了中国古人在西汉时发明了纸的历史事实。
二、“纸上谈兵”的来源、形成与史料实证
既然纸的发明在西汉,那么赵括作为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用纸进行谈兵的历史事实是不存在的。但是成语“纸上谈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