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一、课题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了解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通过直线倾斜角的引入以及倾斜角和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观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交流能力和评价能力;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辩证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难点是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具
三角板、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我们小时候都一定玩过滑滑梯,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滑道和地面的夹角很大的时候,我们下滑得快一些,而当滑道和地面的夹角很小的时候滑得慢一些。那时,我们说夹角大的更陡一些。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直线,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刻画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工具——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如果我们把滑道所在的直线看做平面中的直线,把地平面所在直线看做x轴,则我们该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刻画这个“陡”呢, 2.探索新知
问题1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 它的位置由哪些条件可以确定呢,一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吗?
分析:对,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这些直线都与 轴正向成一定的角度,我们把直线向上的方向与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于是可以这样确定一条直线,过个定点,确定一个倾斜角便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这种方法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方法是一致的.先固定个点,再确定另外一点相当于确定这条直线的方向,确定了方向也就等同于确定了该直线的倾斜角.
注:平行于 x轴或于x 轴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问题2
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
这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 ,倾斜角刻画了直线倾斜的程度,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相等, 倾斜程度不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也不相等. 问题3
(斜率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值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例如:坡度(比)= 升高量/前进量
能否用一个比值刻画斜率呢,
如果α 是一条直线的倾斜角,我们把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slop)
ka=tan记作:
问题4
(1)是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是
(2)是不是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为90?时没有斜率, 因为90?的正切不存在.
( 是锐角时为正,倾斜角是钝角时为负)反映了直线向右或向左倾斜的程度,特别是倾斜角 是锐角时,斜率的值越大倾斜角也越大,倾斜角是钝角时也同样.
探究:由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斜率
y,y21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PxyPxyk,(x,x21
(给出幻灯片)
推导:设直线PP的倾斜角是α,斜率是k,向量的方向是向上的(如上图所示).PP1212
向量的坐标是(x,x,y,y).过原点作向量,则点P的坐标是(x,x,PPOP,PP2121211212
y,y21y,y),而且直线OP的倾斜角也是α,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tanα,(x?x) 2112x,x21
y,y21即k,(x?x) 12x,x21
同样,当向量的方向向上时也有同样的结论. PP21
3.例题和练习
,例1,如图,直线l的倾斜角α,30?,直线l?l,1112
求l、l的斜率. 12
分析:对于直线l的斜率,可通过计算tan30?直接获得,而1
直线l的斜率则需要先求出倾斜角α,而根据平面几何知识,α222
,
α,90?,然后再求tanα即可. 12
3解:l的斜率k,tanα,tan30?,,?l的倾斜角α,90?,30?,120?,?112213
3l的斜率k,tan120?,tan(1,0?,60?),,tan60?,,. 22
评述:此题要求学生掌握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斜率,其中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特殊角正切值的确定.
,例2,直线经过点A(sin70?,cos70?),B(cos,0?,sin,0?),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20? B.,0? C.50?或70? D.120?
参考公式:
,,,,,,sinα,sinβ,2cossin, 22
,,,,,,cosα,cosβ,,2sin,i,. 22
分析:若想求出l的倾斜角,则应先由斜率公式求出l的斜率.思路较为明确,但关键在于运用斜率公式后三角函数的变形.考虑到这一点,题目给出两个参考公式,但仍对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其中,若想利用参考公式,需要对分子、分母进行函数名的统一、希望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
解:设l的倾斜角为α,
cos70:,sin40:则tanα, sin70:,cos40:
sin20:,s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什么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doc
- 网页制作流程.doc
- 052《鹖冠子》(宋)陆佃 .doc
- 邀请招标通知书.doc
- 强责任转作风严纪律提效能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doc
- 会议管理办法.doc
- 总经理助理绩效考核表.doc
-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doc
- 小学四年级体育课教案.doc
- 统计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 案例详解数据表p 5538f9f1 ahu.pdf
- 章政策结多项选择题宏观济学chtb.pdf
- 联机教程建议先看一下.pdf
- 安康市汉滨区电缆线路整治查修工程.pdf
- 文稿教程说明mtz0 xx swahili ab initio paper 1 sl markscheme.pdf
- 免疫分析法质量要求.pdf
- review question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复习题.pdf
- sfc上影城百联滨江店.pptx
- sigma-sml共7 aldrich安全数据表.pdf
- 学习draw conclusions 2 process activity得出结论过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