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作业指导书.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凹印作业指导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凹印机作业指导书 编制 王鹏 目的 为规范凹印机作业,保证印刷质量,特制订本指导书。 范围 适用于凹印车间凹印机操作人员。 名词解释无 岗位职责 凹印机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指导书相关要求。 作业程序 生产前根据《生产-工艺单》要求,确认样张、纸张、油墨、版材、环境是否相符;签样要求及产品工序质量要求见《凹印工序自检表》。 凹印机操作流程图 清洗供墨装置 安装印版 添加油墨 调整分切机 预套印 编辑菜单 安装压印辊 安装供墨装置 安装卷筒纸 (10)开启在线检测 凹版印刷(准12备)工生作产步骤注解 (11)首件签样 清洗供墨装置。将墨缸内的油墨倒出后做好标识,封存备用,用溶剂和抹布擦净墨缸中残余的油墨;卸下并清洗刮墨刀架、挡板、墨槽、过滤网等配件,更换刮墨刀。 编辑菜单。根据《生产-工艺单》编辑工作菜单,设定烘箱温度,印刷张力,编辑 套印菜单。 安装凹印版辊。根据《生产-工艺单》要求逐一核对版号;吊装印版,检查印版辊的质量及图文的信息, 检查防护罩、定位环、档板是否安装到位;装好的印版推入相应的色组单元,锁定印版,(注意印刷方向),填写《凹印版使用记录》。 压印辊。 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符合产品要求的普通压印胶辊和静电压印胶辊。压印辊安装完毕后,调平压力,在保证印迹转移良好的前提下印刷过程中压力设定越轻越好。 添加油墨。对照《生产-工艺单》,按色序添加油墨,添加前确认供墨系统的清洁情况,对浅色墨,使用前要对墨槽、墨泵、墨桶再次清洗循环,以免产生混色现象,油墨不易一次添加过多,粘度由高往下调整,以便开机后调整色差。安装供墨装置。开启内循环搅拌油墨至开机前再转为外循环供墨,加入相应的溶剂调配至工艺要求粘度,生产过程中要求每小时测量一次油墨粘度,使用 3# 察恩杯测量并填写《凹印油墨粘度计录表》。 安装卷筒纸。检查纸张规格、型号是否与工艺单要求相符合,根据纸张筒芯内径调换相应规格的气涨轴。 安装前检查轴头位置是否居中,同时确认卷筒纸放卷方向是否正确,调节好 纸边位置。 安装拼接胶带,确认拼接胶带是否平整粘牢,再关好保险门。 再上好待接纸卷,将其纸边对齐运行中纸卷,并设定自动接纸模式。如需要穿纸,纸张走向必须符合机组示意图要求,待纸张收紧后,纸张位置必须在传纸辊上居中。填写《凹印卷筒纸使用记录》。 调整分切机。根据产品宽幅调整切边刀位置,和收纸架挡板,设定分切机张力,纸 张厚度,分切长度等参数。 开机前检查。机长查看机台人员是否就位;查看机器有无异常震动、发热情 况;查看套印电眼是否调整到位;查看油墨循环系统是否通畅;查看套印纸张是否装配正确。 预套印。低速状态下(15m—30/min)手动对版,误差大需停机输入误差尺寸再 套准,基本准确后加速至 30m/min,套印模式转为自动,同时手动微调,并可对产品色相进行大致调整,接近标准后换生产用纸,同时设定切边器位置以及收纸装置参数、检测印刷品相对纸张的垂直度。 签样。机台按《凹印工序自检记录表》进行自检,符合要求后进行首样会签。 凹印印刷生产过程 缺陷类型原因及解决方法图文纵向套印伸缩:主要原因:①套准波形跑动;②确认参数设置不正确,如版周长、收套印偏差 放卷张力、版辊动平衡、冷却辊温度;③电眼信号端灵敏度差;④纸张是否倾斜或单边受潮。解决方法:①重新找准波形,锁定;②检查机器设定参数是否有误;每 缺陷类型 原因及解决方法 图文纵向套印伸缩: 主要原因:①套准波形跑动;②确认参数设置不正确,如版周长、收套印偏差 放卷张力、版辊动平衡、冷却辊温度;③电眼信号端灵敏度差;④纸 张是否倾斜或单边受潮。 解决方法:①重新找准波形,锁定;②检查机器设定参数是否有误; 色相偏差 刀线 飞墨 干版 墨迹反粘 耐磨性差 油墨分层压凸爆裂 ③检查电眼有无油墨遮盖或位置是否与印刷色标对齐。图文横向套印伸缩: 主要原因:①压印辊两端压力不一致(压印辊两端易堆墨);②烘箱温度值设定不合理,纸张本身因水分过大或过小或者纸张储存期不 够;③版辊轴头漏气。 解决方法:①用溶剂和抹布擦拭压印辊;②调整烘箱温度或外排风量大小。 主要原因:①油墨粘度变化;②油墨调配比例有误差;③刮墨刀角度变化;④静电装置功率设定发生变化;⑤设备印刷速度发生变化;⑥ 单元色组印刷压力变化;⑦纸张色相偏差;⑧清洗光油组容易引起印品串色。 解决方法:①勤检查油墨粘度,并调整油墨粘度至合适;②按工艺要求调整油墨配方;(油墨粘度及配方调整要求见操作要点⑷步骤)③ 调整刮刀角度;④调整静电吸墨功率;⑤稳定印刷速度,不要经常改变车速;⑥调整印刷压力。 主要原因:①刮刀口上有杂质;②刮刀破损或刮角不合适;③油墨内混有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