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课《桃花源记》导学案语文版讲义.docx

八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课《桃花源记》导学案语文版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桃花源记 课 桃花源记 题 目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标 2、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导 3、诵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航 学习过程 预 1 给加点字注音 学 习 检 夹.岸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阡.陌. 测 便要.还家 遂与外人间.隔 此中人语云.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生 黄发垂髫. 自 主 完 刘子骥. 成 (1)鲜美: (2)异: (3)豁然开朗: (4)并 (5)平旷: (6)属: (7)悉: (8)怡然: (9)相闻 (10)阡陌 (11)俨然 (12)交通 (13)仿佛 3、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 本文原是 的序言,记,古 代的一种文体。 陶渊明,名 ,字 , 别 号 代 ,谥号 ,浔阳桑柴人。 , 朝 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背景。 5、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合 一、整体感知 师 作 1、教师范读 生 展 2、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标 示 注 注意句子的朗读停顿,如: 武陵人/捕鱼为业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后/遂无问津者 3、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释义、翻译。不懂地方标示出来。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不理解的内容。二、自学质疑 1、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明确故事的线索,讲述故事。 三、小组讨论探究 1、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2、渔人看到了、感受到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3 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你对此怎么看? 4、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5、作者在这篇虚构的作品中,用了刘子骥这个真实的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名,意图是什么? 四、谈谈本课你的收获 反自 反 自 馈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主 检 测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完 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本文有延续至今的成语,请你找出来。 拓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试着把你想象 合展 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并画出来。 作 延 探 伸 究 温 1、讲述故事 温 1、讲述故事 馨 2、背诵全文 提 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