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涉及养鱼稻田和水稻品种选择、 田 间工程、苗种放养、田间管理、收获文件等。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其他北方地区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 1135-2017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共作 在同一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鲤鱼的生产方式。 3.2 稻渔综合种养 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文件生产、 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是一种生 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3.3 沟坑 用于鱼类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 3.4 沟坑占比 种养田块中沟坑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比例。 3.5 田间工程 为构建稻渔共作模式而实施的稻田改造,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凼开挖、田埂加固、 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机耕道路和辅助道路建设等内容。 3.6 2 耕作层 经过多年耕种熟化形成稻田特有的表土层。 4 养鱼稻田和水稻品种的选择 4.1养鱼稻田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质平坦,保水性强,集中连片。 4.2水稻品种 抗倒伏、丰产性能好、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水稻单产每667m 不低于500kg。插2 秧时适当调整疏密,发挥边际效应。 5 田间工程 5.1进出水口的设置 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根据单个田块面积大小,以30~60cm宽为宜。 5.2田埂的文件 田埂高度30~50cm,顶宽30cm,底宽50cm 以上。如果地势低洼易受洪灾,田埂规格应 适当加大。 5.3拦鱼栅的设置 进出水口要设拦鱼栅。拦鱼栅用铁筛网或网片,孔隙或网眼的大小要根据所放养品种及 规格来确定,必须保证不阻水和不跑鱼。拦鱼栅的高度应高出田埂10cm 以上。 5.4 挖沟坑 5.4.1时间:5月中下旬耙地播秧前开挖,插秧后整理成形。 5.4.2沟坑: 根据地块形状、大小,开挖 “一”、 “L”字形等鱼沟,沟宽60厘米、沟深60厘米, 并在田角挖长200厘米、宽100厘米、深100厘米的集鱼凼,沟凼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7-10%。 6 苗种放养 6.1时间 养鱼稻田应早放苗种。在插秧后,水稻秧苗开始返青时放鱼即可。放苗时间一般为6 月中、下旬。 6.2质量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苗种。 6.3 放养规格和密度 根据鱼种的规格确定放养密度 养殖鱼种生产,放养夏花苗种的规格为3-5cm/尾,放养密度为170-200尾/亩,秋季收 获鱼种规格为0.3kg/尾以上;养殖成鱼生产,放养春片鱼种的规格为0.1kg/尾以上,放养 密度为6-8kg/亩,秋季收获成鱼规格为0.6-0.8kg/尾。 7 田间管理 7.1加强巡查 3 检查田埂是否渗漏、塌陷,拦鱼设施是否完好,注意防控鸟、鼠等敌害。晒田或田间水 量较少时,要经常检查沟坑,保证畅通无阻。 7.2 保持水深 要根据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水深调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水越深越好。 7.3 晒田 因治病、灭苗、除虫等必须晒田时,要把水缓缓放出,使鱼归入沟坑内,晒田后要及时 灌水。 7.4 防治鱼病 应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苗种投放前,可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等对田块 进行消毒;用3%~5%的食盐或按说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等对苗种进行浸浴消毒。 7.5 施肥、施药 施肥最好施长效的基肥,如农家肥等。水稻施化肥时,要少施勤施。在施用农药前,应 逐渐排水把鱼类集中到沟坑里。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 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 露水的湿润黏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

文档评论(0)

土豆马铃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