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 .pdfVIP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易错题集锦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我和朋友去爬山,沿途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呀! B.听了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魔术利用的是人类的视错觉原理。 C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研究,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D.摆在阳台上的月季开了一朵,花团锦簇,好看极了! 答案:D D 项,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该句中月季只开了一朵,不合语境。 A 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B 项,恍然大悟:顿时醒悟过来。 C 项,不求甚解: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A ,B,C 三项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 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 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选出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 ) A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 ,我的蟋蟀们!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 .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 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答案:B “怪哉”外要加单引号,“一回事?”后面还没问完,要加“……”。 故答案为:B。 【点睛】标点符号类的题目,要把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作为做题的依据。同时要把标点符号的学习贯穿在 阅读和写作的各个环节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1 3、《朝花夕拾》中,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 A .日本B.美国C .苏联D.英国 答案:A 选A 。依据作品内容可知,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日本。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4 、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是学习态度,意在告诉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思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讲的是学习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态度最重要。 答案:D 本题是对文句内容的理解。文句的理解要结合原文的语境,遵照原文,不能想当然。D 项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的是学习的三种态度。 故答案为:D。 【点睛】文句的理解,虽然主观性很强,但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任意发挥。要以原文为依据,作特定的 理解。否则会断章取义和以偏概全。 5、下面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是( ) A .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 C .藤野先生D.范爱农 答案: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判断,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 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判断时要抓目题中的重要信息 (人名、地名、物名、情节点) 来解答。常考“三名” :作者名、作品名、作品中人物名。其中“孔乙己”鲁迅小说 《孔乙己》的主人公,不是《朝 花夕拾》的认为。 故答案为:A 【点睛】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 2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比喻) D.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比喻) 答案:C C 这句话虽然有比喻词“像” ,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应该要有三部分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 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