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灾害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是和谐社会基础的保障,其中灾害医学救援又是世界各国政府灾害救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研究不同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疾病谱,并根据疾病谱对医疗救援队的人员专业数量、装备进行标准化配备,对于提高灾害医学救援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不同灾害引起的伤病特点各不相同,对医疗救援的人员和装备要求各有差异。对主要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特点及其对医疗救援的人员、装备要求进行研究,便于寻找具有更加广泛指导意义的灾害医疗救援队人员、装备标准。   一、洪涝水灾的医学救援   水灾主要因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形成特大洪水,使江河、湖泊水势陡涨,堤坝决裂。洪水漫溢,在短时间内使大片农田被淹,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   洪涝水灾对人的直接伤害,一是淹溺死亡,尤其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害。淹溺致死主要原因是人被风暴或洪水卷人深水中或落人江河、湖泊、水库中,水经人体呼吸道进入,阻塞了呼吸道,造成肺内气体不能进行交换而窒息死亡。二是体温迅速下降,导致冻僵或冻死;三是各类创伤,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可产生大量挤压伤的伤员,且大多伤情复杂,常常伴有复合性损伤;四是洪涝水灾后传染病对人的伤害。洪涝灾害过后易发生的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呼吸道传染病:连降大雨,气温骤降,灾民被洪水围困在某一高处等待营救,终日受风吹雨淋的寒气袭击,再加上缺衣少食,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及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且极易流行。   (2)消化道传染病:洪涝水灾极易引起水源严重污染,饮用水来不及消毒,易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甚至可发生伤寒和副伤寒疾病的流行。   (3)虫媒传染病:洪涝水灾后,积水使蚊虫大量孳生繁殖,传播疾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均可在灾后一个月内流行。   (4)动物传染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病和狂犬病在洪涝水灾时也有流行。   (5)其他疾病,如食物中毒、心肌炎、腹泻、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毒蛇咬伤、浸渍性皮炎、各种营养缺乏病等。   洪灾的一般现场救护梯次可分为三线。   (1)第一线救护组织主要依靠当地干部、民兵、驻军和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红十字卫生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现场抢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受困和受伤人员。由于他们熟悉现场的情况,能迅速找到被困人员和伤员,对危重伤员及时进行就地抢救并予以转运。   (2)第二线救护组织由灾区或灾区附近的卫生机构以及各医疗机构派出的医疗小分队组成,对伤员作进一步救护。这一线的主要任务是对~线转来的危重伤员继续进行抢救,完成一些必须的急救手术;对一线转来的重伤员进行复查,做进一步处理后,并进行分类、后送,有的可以进行留治。   (3)第三线救护组织由区、县医院,医学院校、各部门、各企业的医院,省、市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部队医院等组成。这一线的主要任务是,分工负责现场转送来的所有伤员。另外对由于短时间内发生的大批伤员,在现场经过初救、检伤分类后,因受当地医疗力量、条件的限制,有部分伤员必须组织力量继续后送。   淹溺是洪灾救援中的一个特别内容,但淹溺急救设备与普通的心肺复苏设备并无太多区别。另外,抗洪救灾的医疗队规模一般均较小,在灾区一线以检查、指导、巡回医疗为主,直接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周边医院即可。因此洪灾医疗救援人员与装备,按现场急救医疗队的人员与装备要求,合理增加抗洪灾引起的疾病药物即可。   二、地震的医学救援   1.地震灾害致伤致病特点地震可以造成广阔地域内众多人员伤亡。   伤亡分布广而散,伤类、伤势复杂。除一般机械性损伤外,地震还可引发多种继发灾害,如核、化学灾害,并因此而产生相应的烧伤、冻伤、淹溺、化学伤、电击伤等各种伤类。地震时间和季节不同,伤亡会有很大不同。地震灾害伤员挖掘寻找困难、救治困难。绝大多数人员是在建筑倒塌、毁坏、物体移位时受到猛力砸击而伤亡,大批伤亡者被埋压,灾区自救能力受损或瘫痪,外界营救人员也很难及时进入,加重了人员伤亡。   (1)伤部分析:对地震伤的统计表明,下肢伤占首位(23.4%),其次是上肢伤(16.9%),脊柱伤和骨盆伤居第3和第4位,头面部伤居第5位。对唐山地震14073名伤员进行的统计表明,腰臀部伤最多(25.5%),下肢伤第二(22.8%),胸部伤为20.5%,上肢伤为12.9%,头颈部伤为ll.2%,背部伤为5.9%,腹部伤为1.2%。颅脑伤均居第1位,上、下肢和腹腰伤居第2、3位,颈和脊柱受伤最少。多部位伤分别占7.8%和6.2%。分析其原因,唐山地震中人们多处于卧位。   (2)伤类分析:地震致伤的主要类型是机械性损伤,约占95%~98%。我国住房多是以砖、石、灰、砂、泥砌成,地震时对人员易造成压埋或因灰土堵塞呼吸道而窒息。干旱山地高原地区地震诱发的泥石流

文档评论(0)

131****8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