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慧祺与《江上孤忠录》
小偷,见林陵后,从城里跑出家,住在竹塘里。(闰)六月十五日,典史陈明遇遣邑人迎入城为主,……祝塘少年六百送应元入城”。245由此可判断,黄毓祺于祝塘首义可能性极小。
二、 《甲乙事案》
对于黄毓祺逃出江阴围城,各种材料记载一致;但对黄毓祺出逃方式的表述则不同。有的记载黄毓祺乘乱逃出,如《江上孤忠录》云:“贡生黄毓祺于八月廿一,溷于逃人内,出城。”389有的只记结果,不及过程,如《鹿樵纪闻》:“及城破,两人逸去。”592(按:此两人指黄毓祺与其门人徐趋。)
《忠义录》则记黄毓祺在城破之前,承担求援使命,夜缒出城,所谓“清师日至,毓祺夜缒下请救,镇南伯勿听。会城陷,清帅名捕毓祺。久之,乃解”。583此说不可信。此时“镇南伯”应指明总兵黄蜚。据《南疆绎史》记载,黄蜚于乙酉岁四月,因率兵阻挡左良玉部东进,受封“镇南伯”。385当江阴城守之际,黄蜚与另一位明将吴之葵率部游弋于苏松地区(先是吴江,后在泖河)。黄蜚有可能成为围城义师的求援对象。问题是求援者是谁?
据其他材料记载,出城求援的不是黄毓祺,而另有他人。据《甲乙事案》,求援者是程璧。“闰六月初一日,(江阴起义)……以徽商邵康公娴武事,共推毂为将,邵亦招兵自卫。……徽商程璧入城,尽倾所有与(陈)明遇充饷,而自往黄蜚、吴志葵处求援。黄、吴不应,程遂祝发为僧。”567《江上孤忠录》亦云:“上舍程璧于劝输时,捐三万五千金为倡。外作招降书射城,许璧知县事。璧作不降书拒之。且请自往,借援于田仰,及总兵吴志葵。”376又云:“(城破多死难者,)程璧先以请兵出为僧。”389
又据《甲乙事案》记载,吴志葵、黄蜚兵聚松江泖河。当年七月十一日,清兵“袭吴志葵、黄蜚于泖河,俱擒以归”。566《忠义录》云“清师日至”之时,黄毓祺去向“镇南伯”求援,恐怕此时吴、黄俩人已经被俘。所以,《忠义录》记载只是采自传闻,并不确切,存疑。
三、 大周故事者为知县刘景难以具体情况的资料提供了依据
黄毓祺、徐趋在江阴城破之后,又一次组织发动起义,多种材料有记载,但时间表述不尽一致。
有的记作“丙戌冬”(1646年冬)。《鹿樵纪闻》云:“丙戌冬,侦江阴无备,率壮土十四人袭之,不克,(徐)趋死;(黄)毓祺遁避江北,其子大湛、大洪被收。”592《南忠纪》云:“黄毓祺,字介子,江阴人。……于丙戌冬十一月集兵,期一夕袭取江阴、武进、无锡三城。不克。”131《南疆逸史》云:“江阴破,毓祺亡命淮南,趋与其党栖山中。明年冬,率王春等十四人袭江阴。十四人俱死。趋被获,……丁亥正月八日,杀之。”257此数则材料一致记载再次起义的时间在“丙戌冬”。
有的记作“丙戌秋”。《忠义录》载:“毓祺浮湛江海,专结客,图起兵恢复。……诸假号慕其名,请受约束,期以丙戌九月,三吴并起内外。事泄,毓祺门人徐趋,遂率众攻江阴,败。”584《江上孤忠录》重订者引《甲乙事实》云:“后,(黄)介子欲恢复江阴,约众八月十五半夜杀入兵备道署。因黄昏放铳太早。兵备道陈服远赏月未卧,纠兵杀出。”389《爝火录》云:“(八月)十八日庚寅。黄毓祺、徐趋侦江阴无备,率壮士十四人袭之。不克,趋被执,毓祺复逸去,避江北。”707此数则所说“丙戌秋”再次起义,是有问题的。
根据清政府档案材料记载,黄、徐于丙戌岁十一月发动第二次起义。《江南招抚洪承畴题本》云:“(顺治)叁年十一月十一日夜,贼众隐迹梯城入内。比时,巡守职分皆该杨宇。因而杨宇亲自血战,贼即奔溃。当获为首徐佩玉等。库狱居民安然无恙。随该前任知县刘景绰与都司杨宇等备由申报。”128可证《鹿樵纪闻》与《南忠纪》记录可靠。《忠义录》虽属清早期材料,却未必样样写实,所记事项可商榷。
四、 黄懿德为被告发物
多种材料记载黄毓祺被捕地点在淮南江北(有云:通州;或为泰州)。《明季南略》云:“事败,变姓名逋于淮南,为人首发,捕至金陵戮死。”251《南忠纪》云:“毓祺往扬州,设绛帐于诸富商家。戊子被执于泰州。”131官方缉捕黄毓祺后,将此案定性为“敕印”案(即秘密设立南明官署问题)。《鹿樵纪闻》云:“毓祺遁避江北,其子大湛、大洪被收;兄弟方争死,而毓祺以‘敕印’事发,逮系江宁狱。”592《清史列传钱谦益传》云:“五年四月,凤阳巡抚陈之龙擒江阴黄毓祺于通州法宝寺,搜出伪总督印及悖逆诗词。”6557
黄毓祺被人告发而被捕,告发诱因与金钱有关。《寰镜庐野乘》云:“毓祺伪为卜者,与常熟武举许彦远游通州,……将起义,遣江阴徐摩书晓(钱)谦益提银五千,用巡抚印钤之。谦益心知事不密,必败,遂却之。特空箱返。摩之友人徽州洪淳一谓摩返必挟重赀,奇之,可得厚利。遂诣营告变。毓祺遂与牵连□□□就江宁狱。”661《明季南略》采纳通州王园夫口述:“毓祺将起义,遣徐摩往常熟钱谦益处提银五千,用巡抚印。摩又与徽州江某善,江嗜贿而食利,素与清兵往还,窥知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