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x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3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背诵《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 二、学生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诗的标题看,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后在扬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赠诗相赠, 刘乃作此酬答。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三、 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学生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简要说说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异同。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人丰富的情感; 二、欣赏诗词曲中的名句,揣摩其深刻的含义。 三、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 (1)节奏;(2)重音;(3)韵脚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当时淮南节度使是王播。王播在扬州设宴招待刘禹锡、白居易两位诗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四句,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从宪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宝历二年,只有二十二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预计次年春初才能到达洛阳,而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以求平仄协调,符合格律。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三、读诗思考: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对过去诗人是怎么看的?对现实诗人是怎么表现的?对未来诗人是怎么展望的?从中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拓展延伸: 模拟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然后表演。 4、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5、总结本诗的教学。 教材分析: 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政治家,他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尽管是初一年级的阅读课文,却是初三年级的中考默写篇目,也是鉴赏篇目。也就是说从应试的角度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结合本单元刚刚学习过白居易的《诗二首》,和下一单元即将学习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再结合刘禹锡、白居易以及柳宗元这三位好友的共同遭遇,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有才华,为民请命的古代文人常常会遭到贬谪的命运,他们是如何面对这种人生打击的。 本首诗歌的教学,既要符合本单元的要求,即读读背背,赏析诗歌的意思,还想通过介绍刘禹锡个人的际遇、与两位好友的关系、三人相似的人生经历,来引发学生思考,并感受像刘禹锡这类的古代文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旷达开朗,奋发自励的情怀。 教学目的: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懂得古代文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旷达开朗,奋发自励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诗人的别号: 李白: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诗圣(露成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

文档评论(0)

180****2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