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 入
劳动是最美的,辛勤的劳动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今天,让我们走进《芣苢》、《插秧歌》,亲历古人劳动的情景。;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 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备。
1《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拓展知识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任务: 基础知识积累
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一、识记字音
芣苢 掇之 捋之
袺之 襭之 胛
兜鍪 半霎 莳
未匝
;二、一词多义
薄言采之( )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
薄言采之(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照管鹅儿与雏鸭(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芣苢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体味情感。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任务:文本梳理细品鉴;【南宋】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正音朗读;育苗;插秧;放水(补水);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知识拓展:炼字类题目答题思路;高考题链接;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导 入
劳动是最美的,辛勤的劳动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今天,让我们走进《芣苢》、《插秧歌》,亲历古人劳动的情景。;探究背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 了解相关背景,为欣赏作品做好准备。
1《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2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拓展知识
“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500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