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装置
实验指导书
.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察看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办理方法,认识影响给热系数的要素和加强传热的门路。
二、基来源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批状况下,冷、热流系统经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
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构成。
T
TWtW
t
图4-1间壁式传热过程表示图
达到传热稳准时,有
Qm1cp1T1T2
m2cp2t2
t1
1A1TTWM
2A2tW
tm
(4-1)
KA
tm
式中:Q
-传热量,J/s;
m1
-热流体的质量流率,
kg/s;
cp1
-热流体的比热,J/(kg?℃);
T1
-热流体的入口温度,℃;
T2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m2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
kg/s;
.
cp2
t1
t2
1
A1
-冷流体的比热,J/(kg?℃);
-冷流体的入口温度,℃;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m2;
TWm-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均匀温差,℃;
2
-冷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W/(m2?℃);
A2
-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面积,
m2;
tWtm-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均匀温差,℃;
K-以传热面积A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W/(m2?℃);
tm-冷热流体的对数均匀温差,℃;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均匀温差可由式(4—2)计算,
TTWm
T1TW1
T2
TW2
T1
TW1
(4-2)
ln
TW2
T2
式中:TW1-热流体入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TW2-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均匀温差可由式(4—3)计算,
tW1t1
tW2
t2
(4-3)
tWtm
tW1
t1
ln
tW2
t2
式中:tW1-冷流体入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tW2-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均匀温差可由式(4—4)计算,
tm
T1t2
T2
t1
(4-4)
T1
t2
ln
t1
T2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
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m2cp2t2
t1
2
(4-5)
A2tW
tM
.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w1、tw2;冷空气或水的出入口温度t1、t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内径
d2,A2d2l;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2。
但是,直接丈量固体壁面的温度,特别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并且所测得的数据正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偏差。所以,经过丈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计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宽泛采纳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
由式(4-1)得,
m2cp2
t2
t1
(4-6)
K
Atm
实验测定m2、t1、t2、T1、T2、并查取t均匀
1
t1t2下冷流体对应的
cp2、换热面积A,即可由上
2
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
下边经过两种方法来求对流给热系数。
1.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2
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1
1
bd2
d2
d2
K
2
RS2
dm
RS1d1
1d1
(4-7)
式中:d1-换热管外径,m;
d2-换热管内径,m;
dm-换热管的对数均匀直径,
m;
b-换热管的壁厚,m;
-换热管资料的导热系数,
W/(m?℃);
RS1-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
m2
KW;
RS2-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
m2
KW。
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管内冷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几十到几百
Wm2.K;而管外为
蒸汽冷凝,冷凝给热系数
1可达~104Wm2.K左右,所以冷凝传热热阻
d2
可忽视,同时蒸汽冷凝
1d1
.
较为洁净,所以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
d2也可忽视。实验中的传热元件资料采纳紫铜,导热系数
RS1d1
为383.8WmK,壁厚为
2.5mm,所以换热管壁的导热热阻
bd2可忽视。若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
dm
RS2也忽视不计,则由式(
4-7)得,
2K(4-8)
因而可知,被忽视的传热热阻与冷流体侧对流传热热阻对比越小,此法所得的正确性就越高。
2.传热准数式求算对流给热系数2
关于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迫湍流对流传热时,若切合以下范围内:Re=1.0×104~1.2×105,Pr=
0.7~120,管长与管内径之比l/d≥60,则传热准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