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S测定茶叶的金属Cu和Fe的含量(实验报告).docVIP

ICP-AES测定茶叶的金属Cu和Fe的含量(实验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P-AES测定茶叶的金属Cu和Fe的含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ICP-AES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ICP-AES的基本操作技术; 3. 了解ICP-AES的基本应用。 实验原理: 通过测量物质的激发态原子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发射光谱分析法。根据发射光谱所在的光谱区域和激发方法不同,发射光谱法有许多技术,用等离子炬作为激发源,使被测物质原子化并激发气态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使其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利用光谱技术记录后进行分析的方法叫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ICP-AES)。ICP光源具有环形通道、高温、惰性气氛等特点。因此,ICP-AES具有检出限低(10-9-10-11 g/L)、稳定性好、精密度高(0.5%-2%)、线性范围宽、自吸效应和基体效应小等优点,可用于高、中、低含量的 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流程图如下: 载气携带由雾化器生成的试样气溶胶从进样管进入等离子体焰中央被激发,发射光信号先后经过单色器分光,光电倍增管或其它固体检测器将信号转变为电流进行测定。此电流与分析物的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使用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可以对某未知试样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仪器及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UPWS超纯水器;不锈钢电热板EH-20A 实验步骤: 1.微波消解制备样品 将待测茶叶研磨成粉末,称取茶叶样品0.5克,加入消解罐,并加入浓硝酸8毫升,双氧水2mL,封好消解罐,放入微波加热器中,按照表格进行微波消解: 消解完后,冷却至室温,转移至再用25毫升容量瓶定容,摇匀,待测。 2. ICP-AES测定条件:工作气体:氩气;冷却气流量:14 L/min;载气流量:1.0 L/min;辅助气流量:0.5 L/min;雾化器压力:30.06 psi。分析波长:Cu:324.754 nm;Fe:234.350nm。 3. 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取1 mg/mL Cu2+、Fe3+标准溶液配制成浓度为0.010,0.030,0.100,0.300,1.00,3.00,10.00,30.00,100.00 μg/mL的混合标准系列溶液。空白溶液:配制5%(v/v)硝酸溶液。 4.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ICP-AES仪器的操作要求开启仪器。 5. 分别测定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发射信号强度。 6. 精密度:选择一定浓度的Cu、Fe溶液,重复测定10次,计算ICP-AES方法测定Cu、Fe的精密度。 7. 检出限:重复10次测定空白溶液,计算相对于Cu、Fe的检出限。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简述ICP的工作原理; 答:ICP形成原理于高频加热相似。将石英玻璃矩管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在感应圈上施加高频电场,当使用一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在触发空气中少量气体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下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路径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偶合,这股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2. 说明光谱定性分析的具体过程。 答:各个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因原子结构不同,可发射出不同的光谱线,有的多达数千条,但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不必检查所有谱线,而只需根据待测元素的几条最后线或特征谱线组,即可判断该元素有否存在。所谓元素的最后线是指当试样中元素含量降低至最低可检出限时,仍能观察到一到两条或三到五条光谱谱线,而特征谱线组是一些元素的多重谱线,并不一定是最后线。在光谱定性分析中,常需要一套的所用的摄谱仪具有相同色散率的元素标准光谱图。实验时用哈特曼光栏把试样和纯铁并列摄谱于感光板上,感光板经显影、定影、阴干后,置于光谱投影仪工作台上,并投影于投影屏,谱线被放大20倍。然后同元素标准光谱图进行对照比较,判定试样中有哪些元素存在,并通过其谱线强度级别,估计该元素的含量,若需了解某个或某几个元素是否存在时,可先从标准波长表中查出这些元素的分析线波长,再在光谱投影仪上将试样的光谱图与元素标准光谱图对照找出是否存在指定元素。 数据处理 Sample ID Line Mean Dev. RSD Units 6 Cu324.754r 0.14911 0.00089 0.59384 mg/L 6 Fe234.350r 1.94397 0.00604 0.31054 mg/L blank Cu324.754r 0.01028 0.00058 5.63012 mg/L blank Fe234.350r 0.02410 0.00345 14.32234 mg/L 扣除空白值,原试样中Cu的含量为0.13883 mg/L,F

文档评论(0)

133****5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