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俗乐的政治意识形态化——从鼓吹乐所见.pdfVIP

曹魏俗乐的政治意识形态化——从鼓吹乐所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 10年 10 月 襄樊学院学报 Oct. , 2010 第 3 1卷第 10 期                  Jou rnal of X iangfan Un iversity                 Vol3 1 No10 曹魏俗乐的政治意识形态化 ———从鼓吹乐所见 1 2 渡边信一郎 著 ,牟发松 译 ( 1.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  文学部 , 日本  京都 ; 2.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 ,上海  20024 1) ( ) 摘要 : 民间歌谣作为飨宴 宴会 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居有正式的位置 ,是在后汉王朝 ; 曹魏 时 ,仍在民间继续传唱同时也作为宫廷飨宴音乐的二十二曲短箫铙歌中的十二曲乐曲仍在行用 , 它们的歌词内容则被改变为讴歌王朝的创立及其权力的正统性 。 关键词 : 民间歌谣 ;鼓吹乐 ;宫廷音乐 ;飨宴音乐 ;曹魏 中图分类号 : K23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2854 (20 10) 10 - 00 19 - 04 ( ) 在古代中国 , 民间歌谣被称为郑声 、俗乐 ,不被列入宫廷音乐之中。民间歌谣作为飨宴 宴会 音乐在 宫廷音乐中居有正式的位置 ,是在后汉王朝 ,其进而变为宣扬王朝权力正统性来源的工具亦即政治意识形 态化 ,则发生在曹魏 。本报告即拟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历史特征略作阐述 。 一 汉代宫廷音乐制度的整备 ,是在后汉第二代皇帝明帝时期 。这种音乐制度 ,总称为 “大予乐 ”, 由大予 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乐、百戏等四类组成 。在这之后 , 中国古代的乐制就是以上述后汉四类乐中的 “大 予乐 ”作为原型而展开的。 表 1 后汉大予乐乐官表 乐官名 所掌音乐 太常卿 大予乐令 大予乐 周颂雅乐 少府卿 承华令 黄门鼓吹 短箫铙歌 百戏师 百戏 大予乐 ,是郊祀 、宗庙 、上陵礼等国家大礼时所用音乐 。周颂雅乐 ,是仅次于郊祀 、宗庙的辟雍 、飨射 、 六宗 、社稷等国家祭祀 、仪礼时所用音乐 。这两者构成雅乐 。据 《续汉书志 》第二十五 《百官志二 》“太常大 予乐令 ”条本注 ,大予乐令是属于太常府的官署 “掌伎乐 。凡国祭祀 ,掌请奏乐 ,及大飨用乐 ,掌其陈序 ”。 大予乐、周颂雅乐为大予乐令所直接掌管 。“大予乐令 ”条刘昭注补所引 《汉官 》称 : “员吏二十五人 ,其二 人百石 ,二人斗食 ,七人佐 ,十人学事 , 四人守学事 。乐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 。”可知大予乐令之所属 ,除了 二十五名职员之外 ,还有乐人 、舞人三百八十名 。 黄门鼓吹 ,是负责演奏天子赐与群臣宴会的音乐的乐官 ,短箫铙歌为其主要乐曲。 百戏是包括简单戏剧的杂伎 。《大唐六典 》卷一四 “太常寺鼓吹署 ”注文有云 : “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 令 ,典黄门鼓吹百三十五人 ,百戏师二十七人 。晋遂置鼓吹令 、丞 ,属太常 。”由于承华令并不见于 《续汉书 志 ·百官志三 》“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